拖青纡紫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uō qīng yū zǐ
成语注音 ㄊㄨㄛ ㄑ一ㄥ ㄩ ㄗˇ
成语简拼 tqy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拕青紆紫
成语英文 trailing in green and purpl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皆~,正应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奈何坟土未干,即图反噬?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九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成语典故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岁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驵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并列 汉制,公卿的印绶为青色,诸侯为紫色。纡,系结、佩戴。犹言穿青戴紫。比喻富贵显达。语本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3章:“今日市门一驵侩,明日可以~矣。”△褒义。多用以描写达官贵人。 →拖金委绶 ?穷途潦倒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 耷拉着:~着辫子。 延长时间:~延。~欠。~债。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弯曲,绕弯:~曲。~回。萦~。~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转而主动地降低身分,接近地位低的人)。 苦闷盘结胸中:~郁。~轸。 行动缓慢:~徐。~缓。 系,结。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a.道经;b.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拖』

同拕。 《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 《註》拖,曳也。讀平聲。  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 《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 《論語》加朝服拖紳。 《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 《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又《廣韻》《集韻》𠀤吐邏切。牽車也。

『紫』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𠀤音呰。 《說文》帛靑赤色。 《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郉昺疏》紫,北方閒色。 《又》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又水名。 《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 《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同孳。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