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窃弄职权,收受贿赂。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臣寮雷孝友上言》:“〔苏师旦〕既为侂胄所亲信,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明.李昌祺《剪灯馀话.何思明游酆都录》:“而招权纳贿,欺世盗名,或于任所阳为廉洁,而阴受苞苴。”《明史.杨善传》:“气势煊赫,招权纳贿,亨辈嫉而间之,以是渐疏外。”亦作“招权纳赂”。《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亦作“招权纳赇”。《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见“招权纳赂”。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 应接:~待宾客。 引来:~惹。~引。~揽。~致。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 同“着”。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财物:“以尔车来,以我~迁”。 赠送财物:厚~之。 以财物买通公职人员:行~。受~。~赂。~通。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𠀤音昭。 《說文》手呼也。 《詩·邶風》招招舟子。 《傳》招招,號召之貌。 《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 又《廣韻》來之也。 《書·說命》旁招俊乂。 又求也。 《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 《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 又𦊰也。 《孟子》旣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註》招,羈其足也。 又姓。漢大鴻臚招猛。 又《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𠀤音韶。 《前漢·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 《註》招搖,申動貌。 又與韶㲈通。 《史記·帝舜紀》禹乃興九招之樂。 《註》卽舜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 《左傳·昭十二年》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祁堯切,音翹。舉也。 《周語》好盡言以招人過。 《前漢·𨻰項傳贊》招八州而朝同列。 又揭也。 《莊子·騈拇篇》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 又叶之笑切,音照。 《蔡邕·郭有道𥓓》赫赫三事,幾行其招。委辭召貢,保此淸妙。 又叶之由切。音周。 《韓愈·祭𥠇員外文》於後八年,君從杜侯。我時在洛,亦應其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