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邀势,~,从来长息,以为深耻。 《旧唐书?王志愔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括囊:将袋口扎住,比喻缄口不言。守禄:保住禄位。谓大臣不肯进言,但知保住个人禄位。《后汉书.崔寔传》:“凡天下所以不理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李贤注:“《易》曰:‘括囊无咎,无誉。’括,结也。结囊不言,持禄而已。” 并列 括囊,扎住袋口。守禄,保住禄位。比喻守口如瓶,不进谏,只求保住俸禄和地位。《后汉书·崔骃传》:“见信之佐,~。”△贬义。用于描写患得患失,不敢坚持公理的人物。→括囊不言 梯荣阶禄 名僵利锁 ?不饮盗泉 虚名薄利
扎,束:~发(束起头发)。~约肌。 包容:包~。概~。总~。囊~。
榨取,搜求:搜~(亦作“搜刮”)。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 看管:看~。~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 遵照:遵~。~法。~时。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 呆在一起:厮~。 节操:操~。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姓。
古代官吏的俸给:~米。~位(借指官职)。~蠹(指追求官禄的人)。~食。俸~。无功受~。 福:“儿已薄~相,幸复得此妇”。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活切,音聒。 《說文》本作𢬸。絜也。 《廣韻》結也。 《增韻》包括也。 《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 又《繫辭》動而不括。 《疏》括結而有礙也。 《前漢·𨻰項傳贊》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揚子·方言》括關閉也。 又《廣韻》至也。 《詩·王風》日之夕矣,牛羊下括。 又檢也。根刷也。 《唐書·選舉志》明經者但記帖括。 又《食貨志》鑄錢括苗。 又與筈通。 《釋名》矢末曰括。謂與弦相會也。 《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又與髻通。絜髮也。 《禮·檀弓》袒括髮。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栝切,音活。會也。與佸同。 《詩·小雅》德音來括。 《箋》會合離散之人。 又《集韻》苦活切,音闊。亦與筈同。
『囊』《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當切,音瀼。 《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 《詩·大雅》于橐于囊。 《傳》小曰橐,大曰囊。 《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又《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 《註》土囊,大穴也。 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 《註》傖囊猶搶攘。 又姓。 《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 《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 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靑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書有靑囊經。
『守』《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 《玉篇》收也,視也,護也。 《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 《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 《註》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主守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攻守也。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獸。 《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又姓。 《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 《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 《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𠀤有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