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挥舞刀剑棍棒。表示事态严重,要动武力。《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也作【拿刀动杖】。《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赵子曰》第六:“为一个女人本不值得拿刀动杖,我要赌这口气!” 并列 耍弄刀剑棍棒。表示事态十分严重,要动武力。《红楼梦》25回:“宝玉一发~、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贬义。形容将要闹事、厮杀,可用此语。也作“拿刀动杖”。
用手取,握在手里:~笔。~枪。 掌握,把握:~主意。~权。~手。 挟(xié)制:~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侵蚀,侵害:让药水~白了。 逮捕,捉:~获。擒~。~问。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下来。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你当亲人看待。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笔来写。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姓。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做,干:~假成真。~明白。 设法取得:~点钱花。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 耍,炫耀:搔首~姿。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方言,小巷,胡同:~堂。里~。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拐~。 泛指棍棒:擀面~。禅~。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脊。 古同“仗”,恃,凭倚。
俗拏字。
『刀』《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 《說文》兵也。象形。 《徐曰》象刀背與刃也。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 《玉篇》所以割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錢名。 《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 《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 《前漢·食貨志》利於刀。 《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朱註》小船曰刀。 《正韻》小船形如刀。
『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貢切,籠去聲。 《爾雅·釋言》玩也。 《疏》謂玩好也。 《詩·小雅》載弄之璋。 《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戲也。 《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 《註》弄,戲也。 《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註》師古曰:弄田,謂宴游之田。 又《韻會》侮也。 《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爲屈。 又樂曲曰弄。 《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爲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 《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 《嵆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又《字彙》巷也。
『杖』《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𠀤音杖。 《說文》所以扶行也。 《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又《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 又木梃也。 《家語》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又《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 《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 又《爾雅·釋草》蒤,虎杖。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 《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又憑倚也。 《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