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榼提壶


   挈:提;榼:酒器。拿着酒杯,提着酒壶。形容嗜好饮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è kē tí hú
成语注音 ㄑ一ㄝˋ ㄎㄜ ㄊ一ˊ ㄏㄨˊ
成语简拼 qkth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挈榼提壺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挈:提;榼:酒器。拿着酒杯,提着酒壶。形容嗜好饮酒。


成语示例


着九间天子常朝殿,怎如三尺黄公旧酒炉。但行处~。 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二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觚,动而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成语典故

挈:持,提。榼:酒器。手提酒器和酒壶,形容嗜酒成性。晋.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并列 挈,提。榼,酒杯。手提酒杯及酒壶。晋·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唯酒是务,焉知其余。”△用于描写嗜酒成性或逍遥自在的行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手提着:提~。提纲~领。 带,领:~带。~眷。扶老~幼。 同“锲”,刻。

古代盛酒的器具:“使行人执~承饮。” 泛指盒一类的器物:果~。粉~。 刀剑的套子。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 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 率领,调遣:~兵。 取出:~取。~货。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 古代鼓名:“师帅执~”。 姓。

〔~防〕小心防备。

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酒~。喷~。油~。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挈』

《唐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𠀤契入聲。 《說文》縣持也。 《廣韻》提挈也。 《禮·王制》班白者不提挈。 《周禮·夏官》挈壷氏。 《註》世主挈壷水以爲漏。 《前漢·張耳𨻰餘傳》以兩賢王左提右挈。 《註》相扶持也。  又修整也。 《荀子·不苟篇》君子挈其辨。而同焉者合矣。 《註》謂不煩雜。  又《集韻》《韻會》詰計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契。缺也,又絕也。 《司馬相如·封禪書》挈三神之歡。  又以板書之也。 《前漢·張湯傳》上所是受而著讞法廷尉挈令。 《註》在板挈也。挈獄訟之要也。 《史記》作絜。  又與契通。 《前漢·溝洫志》內史稻田租挈重,其議減。 《註》租挈,收田租之約令也。  又《班固·幽通賦》旦算祀於挈龜。 《註》挈,所以然火灼龜者也。 《詩·大雅》爰契我龜。 《釋文》亦作挈。  又《集韻》奚結切,音頁。亦縣持也。通作絜。  又訖黠切,音戛。 《博雅》獨也。  又《集韻》《韻會》𠀤丘八切,音劼。與𦸉同。菝𦸉,草名。 《禮·月令》王瓜生。 《註》萆挈也。卽菝𦸉。萆字原从艸从𠦆。

『榼』

《唐韻》苦盍切《集韻》《韻會》《正韻》克盍切,𠀤音𨍰。 《說文》酒器也。 《徐曰》榼之爲言盍也。盍,本作盇。覆也。 《左傳·成十六年》行人執榼承飲,造于子重。  又貯水器。 《淮南子·汜論訓》霤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卮。  又藤名。 《本草拾遺》榼藤如通草,其實三年方熟,若雞卵㱿,貯丹藥,經年不壞。

『提』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 《說文》挈也。 《詩·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禮·曲禮》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 《疏》屈臂當帶,而提挈其物。  又舉也。 《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 《前漢·𠛬法志》一同百里,提封萬井。 《註》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鼓名。 《周禮·夏官·大司馬》師帥執提。 《註》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故謂之提。  又攝提,星名。 《史記·天官書》大角兩傍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 《註》攝提之爲言提攜也。提斗攜角,以接於下也。  又挾提,箸名。 《禮·曲禮》羹之有菜者用梜。 《註》今人或謂箸爲梜提。  又提提,安諦也。與媞同。 《詩·魏風》好人提提。 《疏》行步安舒而審諦也。  又菩提,梵語。猶華言正道也。  又浮屠所居曰招提。梵言拓鬬提奢,華言四方生物也。後魏創立伽藍,爲拓提境。俗譌拓爲招。 《杜甫詩》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  又偏提,酌酒壷也。 《拾遺記》唐元和閒謂之注子,後仇士良惡其名同鄭注,乃去柄安繫,名曰偏提。  又《集韻》市之切《正韻》辰之切,𠀤音時。朱提,縣名。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註》朱提縣屬犍爲,出善銀。北方人名𠤎曰提。  又《唐韻》是支切《集韻》《韻會》常支切,𠀤音匙。鳥羣聚貌。 《詩·小雅》弁彼鸒斯,歸飛提提。 《集韻》或作𦑡。  又《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典禮切,𠀤音底。絕也。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刲離之不絕中央少者,使易絕以祭耳。  又擲也。 《戰國策》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荆軻。 《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 《索隱》服虔提音弟。蕭該音底。蕭音爲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大計切,音第。見上史記註。  又《漢書·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