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戈回日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ī gē huí rì
成语注音 ㄏㄨㄟ ㄍㄜ ㄏㄨㄟˊ ㄖˋ
成语简拼 hghr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揮戈迴日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成语示例


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明·刘基《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成语典故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同“挥”。后以“挥戈回日”为力挽危局之典。明 刘基《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之二:“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见“挥戈返日”。明·刘基《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之二:“却羡鲁阳功德盛,~至今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散发:~发。发~。~斥(奔放)。 指派,命令:指~。~军。~师。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 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鍋。 《說文》平頭戟也。 《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 《禮·曲禮》進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 《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註》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 《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書·牧誓》稱爾戈。 《註》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又姓。 《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

『日』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