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3回:“或真应了你的誓言,非挫骨扬灰不能救母,那么你救出来令堂之后,又有何人代你奉养呢?”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儿女英雄传》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不顺利,失败:~折。~败。~伤。~失。 按下,使音调降低:抑扬顿~。 摧折。 书法用笔的一种。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在空中飘动:飘~。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姓。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烬。洋~。~飞烟灭。 尘土:~尘。 特指“石灰”:~墙。~膏。 黑白之间的颜色:~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 志气消沉:心~意懒。
《唐韻》則臥切《集韻》《韻會》《正韻》祖臥切,𠀤音䟶。 《說文》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內不挫。 《註》挫,折也。 《孟子》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 《史記·酷吏傳》蜀守馮當暴挫。 《註》暴虐以挫人。 又《集韻》徂臥切,音座。搦也,捉也。 《楚辭·招䰟》挫糟凍飮,酎淸凉些。 《註》捉去其糟,但取淸醇也。 又祖加切,匝平聲。亦折也。 《考工記》內不挫,李軌讀。 又臧戈切,䟶平聲。案也。 《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 又《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𠀤與剉同。折傷也。 《增韻》刴斫也。
『骨』《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灰』《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𠀤音虺。 《說文》死火餘㶳也。从火从又。 又手也。火旣滅可以執持。 《禮·月令》毋燒灰。 《註》爲傷火氣也。火之滅者爲灰。 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衣裳垢,和灰請澣。 《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 《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 《前漢·天文志》𠋫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又劫灰。 《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後竺法蘭至,問之,云: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 《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𨻰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又不灰木。 《太平寰宇記》俗爲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又叶呼侯切。 《楊方·合歡詩》生爲倂身物,死爲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又叶荒壷切。 《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𠀤置於土灰。 《說文》本作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