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


   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ǒng mǎ fēng wō
成语注音 ㄊㄨㄥˇ ㄇㄚˇ ㄈㄥ ㄨㄛ
成语简拼 tmf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捅馬蜂窩
成语英文 bring a bornets' nest about one's ears(stir up a hornet's nest)
成语法文 tomber dans un guêpier
成语俄文 ворошить осиное гнездо
成语日文 はちの巣をつつく,いざこざを引(ひ)き起(お)こす,面倒(めんどう)を引き起こすこと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



成语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八回:“我之所以要举荐你出任湖广学政,就是要你先在湖广捅一捅马蜂窝。”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小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害怕,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棍、棒、刀、枪等戳刺:~娄子(引起纠纷,惹祸。亦称“捅漏子”)。~马蜂窝(喻惹祸或招惹不好惹的人而引麻烦)。 碰,触动:纸真薄,一~就破。 揭露:把问题全~出来了。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特指“蜜蜂”:~巢。~房。~蜡。~蜜。~乳。~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众多:~起。~拥。~聚。~集。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捅』

《唐韻》他孔切《集韻》《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𠀤音桶。進前也。引也。  又《集韻》損動切,檧上聲。義同。  又擊也。與㪌同。

『蜂』

《唐韻》敷容切,音丰。與蠭同。 《集韻》蠭通作蜂。  又薄紅切,音蓬。 《蒼頡篇》螽蜂,蟲名。字或作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