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眄:回头看。在马背上回头看。形容年老而壮志不衰。
顾眄:回头看。在马背上回头看。形容年老而壮志不衰。
幽燕老将,两臂能开八石弓,~,而意不衰,尚隐然有勒燕然、封狼胥之势者,必首推年台。 明·朱泰祯《与某同年书》
《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拒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地。’”
据鞍:指骑在马上。顾眄:回头看。骑在马上回顾。常用以表达年老而壮心不已的心志。《后汉书.马援传》记载,老将马援六十二岁那年,国家有战事,他请求出征,汉光武帝因他年事已高,没有答应。马援于是披甲上马,手按马鞍,威风凛凛,傲视回顾,以表示自己英武不减。
〔拮~〕见“拮”。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马~。~鞒。~韂(chàn )(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亦称“鞍鞯”)。
斜着眼看:~视。~睨。~伺(窥伺)。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居。 《說文》戟挶也。 《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據。手病也。 又與據通。 《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 《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 又《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 《註》張揖云:据,直項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鋸。 《說文》杖持也。 《論語》據於德。 又《廣韻》依也。 《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 《詩·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註》據猶安也。 又引也,援也。 《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 又按也。 《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 《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 《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 《註》以爪按拏曰據。 又拒守也。 《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 又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又《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 又《史記註》訖逆切,音戟。 《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 又叶求於切,音蘧。 《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 通作据。見据字註。
『鞍』《韻會》同鞌。 《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
『眄』《唐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𠀤音麫。 《說文》目偏合也。 又袤視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眄。 《史記·鄒陽傳》按劒相眄。 《前漢·班固敘傳》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 《陶潛·歸去來辭》眄庭柯以怡顏。 又流眄,轉眼貌。 《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眄,一顧傾城。 又《淮南子·覽冥訓》臥倨倨,興眄眄。 《註》眄眄然,視無智巧貌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彌殄切《正韻》莫辨切,𠀤麫上聲。義同。 俗作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