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峡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ái shān dǎo xiá
成语注音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ㄒ一ㄚˊ
成语简拼 psd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排山倒峽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成语典故

排:推开,冲开。峡:夹水的高山。形容水势汹涌浩大。《东周列国志》八四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并列 峡,夹水的山谷。推开高山冲翻峡谷。形容水势汹涌浩大。语出《东周列国志》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吴哲仁《江畔涛声》:“~的江潮借着风势,肆意漫上了高坝。”△多用于描写汹涌水势。→排山倒海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 排成的行列:~头。前~。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练习演戏:~戏。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排』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𠀤音牌。 《說文》擠也。一曰推也。 《增韻》斥也。 《禮·少儀》排闔說屨於戸內者,一人而已矣。 《疏》排推門扇也。 《史記·樊噲傳》廼排闥直入。  又《魯仲連傳》爲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 《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又列也,安置也。 《前漢·朱買臣傳》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謁。 《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  又彭排。軍器也。《釋名》彭旁也。在旁排敵禦攻也。 《後漢·袁紹傳》蒙楯而行。 《註》楯今之旁排也。  又《集韻》《韻會》𠀤步拜切,音憊。排揩,强突也。  又與𩋂囊韛通。吹火韋囊也。 《後漢·杜詩傳》造水排鑄農器。 《註》冶者爲排以吹炭,令激水鼓之。 《魏志·韓暨傳》爲監冶謁者,乃作水排,利益三倍於前。 《晉書·杜預傳》作人排新器。  又《正韻》薄邁切,音敗。義同。  又叶邊迷切,音鎞。 《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心契九秋幹,日翫三春荑。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排。

『山』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𠀤與刪音同。 《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𠀤起之形。 《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 《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 《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 《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𠀤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 《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𠀤互見。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𠀤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𠀤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