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龙刺凤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áo lóng cì fèng
成语注音 ㄇ一ㄠˊ ㄌㄨㄥˊ ㄘˋ ㄈㄥˋ
成语简拼 mlc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描龍刺鳳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是要她们上马杀敌,却不是要她们坐在绣房里~,说起话来轻言细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六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成语典故

见“描龙绣凤”。《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工针指,饮馔酒浆,无所不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写。~叙。~述。~红。~画。~状。~摹。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绣。~伤。~杀。 暗杀:~客。被~。行~。 侦探,打听:~探。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讥~。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鱼~。~丛。

象声词:~地滑了一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描』

《唐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苗。摹畫也。 《六書故》描摹聲相近,描輕而摹重。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謨交切,𠀤音茅。打也。  又《集韻》眉敎切,音貌。擲也。

『刺』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𠀤此去聲。 《說文》刺,直傷也。从刀束。 《爾雅·釋詁》刺,殺也。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 《公羊傳》刺之者何,殺之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刺草之臣。 《註》刺猶剗除之也。  又《前漢·郊祀志》刺六經中作王制。 《註》刺,采取之也。  又《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  又《韻會》棘芒也。  又《釋名》書姓名於奏白曰刺。 《後漢·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  又《詩·大雅》天何以刺。 《毛傳》刺,責之。  又《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 《註》刺,訊決也。  又刺史,官名。 《韻會》漢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迹切,音磧。穿也,傷也。 《增韻》刃之也。 《孟子》刺人而殺之。  又針黹也。 《史記·貨殖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又偵伺也。 《前漢·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𠋫朝廷事。  又《韻會》黥也。  又撐也。 《史記·𨻰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 《韓愈詩》峻瀨乍可刺。  又刺刺,多言貌。 《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 《韓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又七計切,音砌。 《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爲刺。 《集韻》俗作㓨。 《韻會》从朿从刀。俗作刺,誤。剌音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