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怀藏;铅:铅粉。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怀:怀藏;铅:铅粉。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促,犹冀以暇日~,拣卷小书短者抄之。 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杨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见“怀铅提椠”。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手。~拳。~别。把~。掌~。~力。~笔。~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粗。
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 负责,经理:~理。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球。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笔。~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鉛)
《唐韻》烏角切《集韻》《韻會》《正韻》乙角切,𠀤音渥。 《說文》搤持也。陸佃云:持五指也,在外爲持,在內爲握。 《詩·小雅》握粟出卜。 《儀禮·鄉射禮》箭籌長尺有握。 《註》握。本所持處也。 《又》大夫之矢,則兼束之,以茅上握焉。 《註》握,謂中央也。 《禮·王制》宗廟之牛,角握。 《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又《集韻》烏谷切,音屋。小貌。 《易·萃卦》若號一握爲笑,鄭氏讀。 《前漢·司馬相如傳》委瑣握𪘏,拘文牽俗。 《註》握𪘏,局陿也。 又《爾雅·釋言》握,具也。 《疏》握持辦具也。 《鄭註》握卽屋字。 又與幄通。 《周禮·春官·巾車》翟車貝面組總,有握。 《註》有握,則無蓋矣。如今輧車是也。 《釋文》握音屋,又烏學反。 又於𠋫切,音漚。喪用束手者。或作䌂。
『管』《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𠀤音筦。樂器。 《書·益稷篇》下管鼗鼓。 《詩·商頌》嘒嘒管聲。 《儀禮·大射儀》乃管新宮。 《註》管,謂吹簜以播新宮之樂。 《周禮·春官》孤竹之管,孫竹之管,隂竹之管。 《疏》管如篪,六孔。 《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 《註》管長尺,圍寸,倂漆之。有底,如笛而小,倂兩而吹。 《前漢·律歷志》竹曰管。 《說文》管,十一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 又葭管。 《玉泉記》取宜陽金門竹爲管,河內葭草爲灰,吹之以𠋫陽氣。 又地名。 《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左傳註》滎陽京縣東北有管城。 《史記·周本紀》武王封弟叔鮮于管。 《註》括地志,鄭州管城縣外城,古管國城也。 又姓。 《廣韻》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後,齊有大夫管至父。 又筆彄也。 《禮·內則》右佩玦、捍、管。 《註》管,筆彄。 《梁史·元帝紀》元帝筆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管書之,行精粹者以銀管書之,文辭華麗者以斑竹管書之。 又總理其事曰管。 《史記·李斯傳》趙高以刀筆吏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 又主當也。 《禮·樂記》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 《註》猶包也。 《荀子·儒效篇》聖人也者,道之管也。 《註》管,樞要也。 又管管,小見也。 《詩·大雅》靡聖管管。 《傳》管管,無所依繫。 《箋》管管然以心自恣。 又《博雅》管管,浴也。 又五臟腧亦曰管。 《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五管在上。 《註》管,腧也。 又管籥也。 《周禮·地官》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註》謂籥也。 《禮·月令》修鍵閉,愼管籥。 又《集韻》或从玉作琯。古者琯以玉。舜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玉琯,零陵文學姓奚,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凰來儀也。 又《韻會補》通作筦。 《前漢·東方朔傳》以筦窺天。 《註》古管字。 又《類篇》沽丸切。 《集韻》古丸切,𠀤音官。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于寢門外。 《註》管,古文作官,猶館也。謂掌次舍帷幕之官。 又叶扃縣切。 《蘇轍·燕山詩》居民異風氣,自古習耕戰。次稱望諸君,術略亞狐管。 又叶古轉切。 《郭璞·鷰贊》殷王元發,聖敬日遠。商人是頌,詠之弦管。
『怀』《字彙補》敷救切,音副。怒也。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𠀤音槐。 《說文》念思也。从心褱聲。 《論語》君子懷德。 又歸也。 《書·大禹謨》黎民懷之。 《註》歸之也。 又來也。 《詩·齊風》曷又懷止。 又《周頌》懷柔百神。 《註》懷,來也。 又安也。 《書·秦誓》邦之榮懷。 《詩·王風》懷哉懷哉。 又包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藏也。 《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 《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慰也。 《詩·檜風》懷之好音。 又懷抱,胷臆也。 《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 《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又傷也。 《詩·邶風》願言則懷。 《毛傳》懷,傷也。 又私也。 《詩·小雅》每懷靡及。 《箋》懷,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 《註》齊魯之會郊曰懷。 《詩·小雅》懷允不忘。 《箋》至也。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 《疏》至止也。 又《釋名》懷,回也。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懷。 又地名。 《書·禹貢》覃懷底績。 又州名。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懷州。 又姓。三國吳尚書郞懷敘。 又通作褢。 《前漢·許后傳》褢誠秉忠。 又叶胡隈切,音回。 《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又叶呼回切,音揮。 《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叶苦禾切,音窠。 《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从衣,眔聲。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隷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