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肠润吻


   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ōu cháng rùn wěn
成语注音 ㄙㄡ ㄔㄤˊ ㄖㄨㄣˋ ㄨㄣˇ
成语简拼 scr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搜腸潤肳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成语示例


清·钱谦益《谢于昭远寄庙后茶》诗:“搜肠润吻如有灵,破闷祛烦不须猛。”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成语典故

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语出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清 钱谦益《谢于昭远寄庙后茶》诗:“搜肠润吻如有灵,破闷祛烦不须猛。” 并列 喉吻清润,文思泉涌。形容饮茶的乐趣。语本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清·钱谦益《谢于昭远寄庙后茶》:“~如有灵,破闷祛烦不须猛。”△常用于描述饮茶的好处。→破闷祛烦 清神醒酒 生津解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寻求,寻找:~集。~寻。~求。~讨。~罗。~刮。~索枯肠。 检查:~查。~身。~腰。~捕。~索。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 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 使有光泽,修饰:~饰。~色。 利益:利~。分~。 以财物酬人:~笔。

嘴唇:~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别。 动物的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搜』

《集韻》疎鳩切,音蒐。與𢯱同。  又先侯切,潄平聲。義𠀤詳𢯱字註。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  又蘇曹切,音騷。  又蘇后切,音叟。義𠀤同。  又先奏切,音潄。人名。 《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  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 《韓愈詩》炎風日搜攪。 《註》搜上聲。

『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武粉切,音抆。 《說文》口邊也。 《玉篇》口吻。 《釋名》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  又取抆也。漱唾所出,恆加抆拭,因以爲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銳喙決吻。 《註》吻,口腃也。 《前漢·東方朔傳》吐脣吻。 《玉篇》亦作𦝮。 《集韻》或作肳呅。𦝮原从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