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着手,肩靠着肩。形容十分亲密,一致行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纱笼才过处,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纱笼才过处,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带:~手。~带。扶老~幼。 离,叛离:~离。~贰。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合在一起:~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膀。~胛。并~。 担负:~负。~荷(hè)。~舆(轿子)。
俗攜字。 《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𠀤音畦。 《說文》提也。 《六書故》縣持也。 《書·立政》左右攜僕。 《註》攜持僕御之人。 《詩·大雅》如取如攜。 《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 《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註》提攜,謂牽將行。 又離也。 《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 《周語》節度不攜。 又連也。 《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 《註》杓,斗柄也。 又姓。見《姓苑》。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擕,非。
『手』《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肩』《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𠀤音堅。 《說文》髆也。从肉,象形。 《徐曰》象肩形,指事也。 《廣韻》項下。 《正韻》膊上。 《六書故》臂本曰肩。 又《爾雅·釋詁》肩,克也。 《詩·周頌》佛時仔肩。 《傳》仔肩,克也。 《箋》仔肩,任也。 《書·盤庚》朕不肩好貨。 《傳》肩,任也。我不任好貨之人。 又《韻會》勝也。肩强能勝重,堪任義。 《爾雅·釋詁》肩,勝也。 又《釋名》肩,堅也。甲闔也。與胸脇皆相會闔也。 又息肩。 《左傳·襄二年》鄭子駟請息肩於晉。 《註》欲辟楚役,以負擔喻。 又比肩。 《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又》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卭卭岠虛比,爲卭卭岠虛齧甘草,卽有難,卭卭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又獸三歲曰肩。 《詩·齊風》𠀤驅從兩肩兮。 《傳》獸三歲曰肩。 又鳥名。 《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註》征鳥,題肩也。齊人謂之擊征。 又《集韻》作也,媵也。 又姓。 《正字通》肩龍明,金人。肩固,洪武中貢士泰和人。 又人名。 《禮·檀弓》公肩假。 《左傳·桓五年》周公黑肩,將左軍。 《註》黑肩,周桓公也。 又《集韻》丘閑切,音掔。膊也。 又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 《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音義》胡恩反。羸小貌。 又直貌。 又《五音集韻》胡田切,音賢。義同。 《莊子·德充符肩肩音義》又胡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