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坚殪敌


   摧:摧毁;坚:坚固的事物,指敌人的精锐;殪:致死,歼灭。摧毁和消灭敌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uī jiān yì dí
成语注音 ㄘㄨㄟ ㄐ一ㄢ 一ˋ ㄉ一ˊ
成语简拼 cjy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摧堅殪敵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摧:摧毁;坚:坚固的事物,指敌人的精锐;殪:致死,歼灭。摧毁和消灭敌人。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降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成语典故

摧毁和歼灭强敌。宋 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并列 殪,致死,指消灭。摧毁和消灭强敌。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斩捕甚众,鼓行无前。”△用于战斗方面。→摧坚获丑 旗开得胜 摧锋陷阵 摧坚陷阵 ?一败涂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破坏,折断:~残。~折。~颓。~眉折腰。 挫败,挫折:~败。~挫。~陷。 伤痛:~怆。~心。

牢固,结实,硬:~固。~实。~如磐石。 不动摇,不改变:~决。~信。 牢固、结实的东西或阵地:中~。攻~。披~执锐。 姓。

死:“左骖~兮右刃伤”。 杀死:“~此大兕”。 跌倒:“奔~百余里间”。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寡不~众。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摧』

《唐韻》《集韻》𠀤昨回切,音漼。讀若罪平聲。 《說文》擠也。一曰挏也。一曰折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回切,音嗺。義同。  又沮也。 《詩·邶風》室人交徧摧我。 《箋》摧者,刺譏之言。  又《增韻》挫也,抑也。 《史記·季布傳》能摧剛爲柔。  又《爾雅·釋詁》摧詹,至也。 《揚子·方言》摧詹,楚語。 《詩·大雅》先祖于摧。 《傳》至也。 《疏》先祖之神,於何所至。  又滅也。 《詩·大雅·朱傳》先祖之祀,將自此而滅也。  又《集韻》遵綏切,醉平聲。退也。 《易·晉卦》晉如摧如。鄭康成讀。  又催內切,音啐。減也。  又《集韻》《正韻》𠀤寸臥切,音剉。與莝同。斬芻也。 《詩·小雅》乘馬在廐,摧之秣之。 《箋》摧,今莝字也。

『殪』

《唐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翳。 《說文》死也。 《左傳·隱九年》鄭伯禦戎,前後擊之,盡殪。 《杜註》殪,死也。  又殄絕也。 《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又盡也。 《左傳·宣六年》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 《杜註》殪,盡也。  又仆也。 《後漢·光武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閒。 《註》殪,仆也。  又一矢而死曰殪。 《詩·小雅》殪此大兕。 《司馬相如·上林賦》弦矢分,藝殪仆。  又與瘞通。 《儀禮·覲禮》祭川沈,祭地瘞。 《鄭註》古文瘞作殪。  又與翳通。 《韓詩·大雅》其葘其殪。 《釋文》葘,反草也。殪,因也。因高塡下也。今《詩》作其葘其翳。

『敌』

《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 《說文》仇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又《爾雅·釋詁》敵,當也。 《疏》仇匹相當也。 《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 《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 《博雅》輩也。 《玉篇》對也。 《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 《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 《廣韻》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