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处事过于激烈。
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处事过于激烈。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之新军》:“鄂督瑞澂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李大钊《国民与薪胆》:“日本于此,颇惧操之过激,招列强之反感。” 述补 处理事情过于激烈。李大钊《国民与薪胆》:“日本于此,颇惧~,招列强之反感。”△用于处事方略方面。→操之过急 急于求成 →措置裕如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舟。~纵。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 行为,品行:~行。~守。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酸菜。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 过分直率:~厉。~切。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 鲜明:唇如~丹。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𠀤草平聲。 《說文》把持也。 《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註》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 《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 《註》所執持之志行也。 《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又風調曰操。 《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又琴曲也。 《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 《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之』《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激』《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𠀤音擊。 《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 《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又衝也。 《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論過直爲激切。 《後漢·𨻰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 《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又違俗立異爲激詭。 《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聲也。 《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又姓。 《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𠀤音叫。湍流貌。一曰風聲。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