擗踊哭泣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ǐ yǒng kū qì
成语注音 ㄆ一ˇ ㄩㄥˇ ㄎㄨ ㄑ一ˋ
成语简拼 pyk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擗踴哭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成语示例


宋·孔平仲《续世说·邪谄》:“力士母表氏卒,百献被发受吊,擗踊哭泣;过于己亲。”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捶胸:“~踊哭泣,哀以送之。” 捶打:把脑袋~得粉碎。 掰:~棒子。

古同“擘”。

往上跳:~跃(a.跳跃;b.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的鞋:履贱~贵(形容刑罚宽猛失调,失之严酷,受刑人多)。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小声哭:~诉(哭着控诉)。抽~。哭~。涕~。 眼泪:饮~。~下如雨。~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擗』

《唐韻》房益切《集韻》《韻會》《正韻》毗亦切,𠀤音闢。拊心也。 《孝經》擗踊哭泣。通作辟。 《詩·邶風》寤辟有摽。  又《莊子·馬蹄篇》摘擗爲禮。 《註》屈折手足之意。亦作擘。  又《韻會》匹歷切,音霹。擘開也。 《楚辭·九歌》擗蕙櫋兮旣張。 《註》擗,折也。  又《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𠀤音僻。義同。

『踊』

考證:《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𠀤音勇。 《說文》跳也。 《詩·邶風》踊躍用兵。 《禮·檀弓》辟踊,哀之至也。 《疏》拊心爲辟,跳躍爲踊。 《左傳·僖二十八年》曲踊三百。 《註》跳踊也。  又《左傳·昭三年》屨賤踊貴。 《註》踊,刖足者。 《疏》刖足者之屨也。  又《公羊傳·僖十年》晉之不言出入者踊,爲文公諱也。 《註》踊,豫也。齊人語,若關西言渾矣。  又《公羊傳·成二年》踊于棓而闚客。 《註》踊,上也。 《類篇》踊,或从勇作踴。 《集韻》踊或从勇。○按《五經文字》踊作踴,非。

『哭』

《廣韻》《集韻》《韻會》𠀤空谷切,音㲄。 《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 《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 《玉篇》哀之發聲。 《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泣』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𠀤音湇。 《說文》無聲出涕也。 《徐鉉曰》泣,哭之細也。 《禮·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 《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