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埴索途


   见“擿埴索涂”。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uè zhí suǒ tú
成语注音 ㄩㄝˋ ㄓˊ ㄙㄨㄛˇ ㄊㄨˊ
成语简拼 yzst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擿埴索涂”。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苏轼集?录单锷吴中水利书》:“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成语典故

同“冥行擿埴”。清 唐孙华《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擿埴索途竟何适,阶前咫尺迷西东。” 见“擿埴索涂”。清·唐孙华《题眼医何藏之小照》:“~竟何适,阶前咫尺迷西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 搜索。 探。 剖开;分。 捶。

搔,挠。 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古同“摘”:“绿桑~椹。”

黏土。《説文•土部》:“埴,黏土也。”《釋名•釋地》:“土黄而細密曰埴。埴,膱也,黏胒如脂之膱也。” 泥土;土地。《法言•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讨取,要:~还。~求。~取。勒~。 尽,毫无:~然无味。 单独:离群~居。 姓。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擿』

《唐韻》《集韻》《正韻》𠀤直隻切,音躑。 《說文》搔也。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 《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癢。 一曰投也。 《史記·刺客傳》荆軻廢,乃引𠤎首,以擿秦王。 《註》與擲同。古字耳。 《莊子·胠篋篇》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又《集韻》《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挑也。 《前漢·宣帝紀》詔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  又《趙廣漢傳》發姦擿伏如神。 《註》擿謂動發之也。或作硩。  又作𢱦。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義同。  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謫。取也。與摘同。

『埴』

《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𠀤音寔。 《說文》黏土也。 《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 《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 《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埴。  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謂之擿埴。 《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或作𡌴𡑠。  又《類篇》質力切。埴𡑠同。

『索』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 《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

『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 《玉篇》路也。 《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 《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 《張衡·思𤣥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