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当改过从新,毋敢再起。”
连动 自觉改正错误,重新做人。语出《史记·吴王濞列传》:“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从新。”[例]经过教育,这些失足青年纷纷表示了~的决心。△褒义。用于写改过。→改邪归正 洗心革面 悔过自新 痛改前非 一改故辙 迷途知返 翻然改悔 洗面革心 知过必改 ?死不改悔 执迷不悟 怙恶不悛。也作“改过作新”、“改过自新”。
变更,更换:~变。更(gēng )~。~革。~造。~善。~弦更张。朝令夕~。~编。~写。纂~。 姓。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不久以前,刚才:~近。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姓。
《唐韻》古亥切《集韻》《韻會》已亥切《正韻》居亥切,𠀤音輆。 《說文》更也。 《註》李陽冰曰:已有過,攴之卽𢻰。 《五經文字》𢻰从戊己之已。 《易·益卦》有過則改。 又《井卦》改邑不改井。 又姓。 《廣韻》秦有大夫攺產。 又《韻補》叶荀起切。 《張衡·思𤣥賦》私湛憂而深懷兮,思繽紛而不理。願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 《說文》从攴作𢻰。攺、𢻰。
『从』《說文》從本字。 《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 《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𠀤俗平聲。 《說文》本作从。相聽也。 《書·益稷》汝無面從。 《說命》后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 《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 《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 《詩·小雅》伊誰云從。 《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 《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 《廣韻》漢有將軍從公。 《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𠀤七恭切,促平聲。 《廣韻》從容也。 《正韻》從容,舒緩貌。 《書·君𨻰》從容以和。 《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 《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 《史記·聶政傳》重自𠛬以絕從。 《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 《韻會》髻高也。 《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𠀤俗去聲。 《說文》本作𨑢。隨行也。 《詩·齊風》其從如雲。 《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 《書·囧命》其侍御僕從。 《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 《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 《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又《集韻》《類篇》𠀤似用切,音頌。同宗也。 《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 《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與縱同。 《禮·曲禮》欲不可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新』《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𠀤音辛。 《說文》取木也。 又《博雅》初也。 《易·大畜》日新其德。 《書·胤征》咸與惟新。 《詩·豳風》其新孔嘉。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又姓。 《晉語》新穆子。 又複姓。 《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 《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又《韻補》叶蘇前切。 《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