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情丘壑


   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àng qíng qiū hè
成语注音 ㄈㄤˋ ㄑ一ㄥˊ ㄑ一ㄡ ㄏㄜˋ
成语简拼 fqq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enjoy mountains and rivers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成语典故

放情:纵情。丘壑:山丘沟壑,泛指山水。谓沉浸在游山玩水之中,不以世情为念。《晋书.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述补 纵情游玩山水,不念世务。《晋书·谢安传》:“安虽~,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多用以描写人的淡泊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驱逐到远方去:~逐。~黜。流~。 到基层去:~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发出:~电。~毒。~光。发~。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债。~贷。 扩展:~大。~宽。 花开:百花齐~。心花怒~。 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 至:~乎四海。摩顶~踵。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 私意:~面。说~。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小土山:土~。沙~。~陵。~壑。 像小土山凸起的:~疹。 坟墓:~墓(大墓)。~垄。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十亩大的小田。 众人聚居的地方:~民(乡民,邑民)。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姓。

坑谷,深沟:沟~。丘~。千沟万~。以邻为~(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欲~难填。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放』

《唐韻》《集韻》《韻會》𠀤甫妄切,音舫。 《說文》逐也。 《小爾雅》棄也。 《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疏》放逐。 《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又《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 《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又《禮·曲禮》毋放飯。 《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又《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 《註》放,縱也。  又《論語》隱居放言。 《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又《孟子》如追放豚。 《趙岐註》放逸之豕。  又《博雅》妄也。 《玉篇》散也。 《增韻》肆也,捨也。 《正韻》廢也。  又《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𠀤音昉。同倣。學也。 《玉篇》比也。 《類篇》效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 《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又《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註》放,猶依也。  又《孟子》放乎四海。 《趙岐註》放,至也。  又《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 《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 《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情』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𠀤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 《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 《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 《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情,實也。 《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又叶慈良切,音牆。 《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𥦬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丘』

《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𠀤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 《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又前高後下曰旄丘。 《博雅》小陵曰丘。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 《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又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又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又三丘。 《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 《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又《前漢·𠛬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又《春秋·成元年》作丘甲。 《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又聚也。 《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又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又大也。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 《註》長嫂之稱。  又空也。 《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又丘里。 《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又比丘。 《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又姓。  又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又《韻補》叶祛其切,音欺。 《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 《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 《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又叶苦高切,音尻。 《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又叶丘於切,音區。 《𨻰琳·大荒賦》過不死之靈域兮,仍羽人之丹丘。惟民生之每每兮,佇盤桓以躊蹰。古丘區聲通。 《顏師古曰》古語丘區二字音不別,今讀則異。互見匚部區字註。 《集韻》本作丠,亦作𡊣。

『壑』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𠀤音𦞦。溝也,坑也,谷也,虛也。 《詩·大雅》實墉實壑。 《張衡·西京賦》谿壑錯繆而盤紆。  又海曰大壑,一曰巨壑。 《莊子·天地篇》大壑之爲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又《山海經》有壑山。 《又》西海流沙中有國,名壑市。  又《集韻》黃郭切,音穫。郝格切,音赫。義𠀤同。 俗作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