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有意为难别人。
浩然《艳阳天》第28章:“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既不能发火现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原因:缘~。原~。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死亡(指人):~去。病~。 所以,因此:~此。~而。 古同“顾”,反而。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料。~想。~外。
狡猾,无赖:~棍。~滑。 〔~斗(dǒu)〕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暮切,音顧。 《說文》使爲之也。 《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又《廣韻》事也。 《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 《疏》故,謂事也。 又《廣韻》舊也。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 《註》不慢舊也。 又《書·大禹謨》𠛬故無小。 《傳》故犯雖小,必𠛬。 又《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又《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 《註》大故,謂喪憂。 又《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 《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又《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又《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 《註》故,巧也。 又《韻補》叶攻乎切,辜也。 《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又叶果五切。 《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𠀤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 《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𠀤音䔬。志之發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 《禮運》非意之也。 《註》意,心所無慮也。 《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又與抑通。 《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 《論語》抑與之歟。 《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 《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又叶乙力切,音億。 《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又與臆通。 《賈誼·服賦》請對以意。 《史記》作臆。 《師古曰》叶韻音億。 《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刁』《唐韻》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古者軍有刁斗。 《前漢·李廣傳》不擊刁斗。 《註》孟康曰:以銅作鐎,受一斗,晝炊飮食,夕擊夜行。 又刁刁,風欲止微動貌。 《莊子·齊物論》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郭象註》調調,刁刁,搖動貌。 又姓。 《史記·貨殖傳》齊俗賤奴虜,而刁閒獨愛貴之。 《韻會》出渤海齊大夫豎刁之後。 《韻會》《說文》刀,兵也。都牢切,又丁聊切。本一字而二音,後人作刁以別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