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ù kùn fú wēi
成语注音 ㄐ一ㄡˋ ㄎㄨㄣˋ ㄈㄨˊ ㄨㄟ
成语简拼 jkfw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捄困扶危
成语英文 assist people in distres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不能救困扶危,岂可随奸附恶,屈陷忠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成语典故

救济扶助处于困顿危难中的人。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不能救困扶危,岂可随奸附恶,屈陷忠良?” 见“扶危济困”。元·刘君锡《来生债》4折:“~,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 终止:濯以~热。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处境困苦危险)。~处(chǔ)。~居。~扰。~境。~窘。~知勉行。~兽犹斗。 穷苦、艰难:~苦。~难。 包围:~守。围~。 疲乏:~乏。~倦。~顿。 想睡,睡:~人。~觉(jiào)。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 姓。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 损害:~害。~及。 高的,陡的:~石。~樯。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 指人临死:病~。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救』

《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𠀤音廏。 《說文》止也。 《博雅》助也。 《廣韻》護也。 《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 《詩·大雅》式救爾後。  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絇。  又姓。 《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周禮·司救》劉昌宗讀。  又《韻補》叶居尤切。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𨷖,况國相乎。  又叶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扶』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 《說文》佐也。一曰相也。 《揚子·方言》護也。 《郭璞註》扶挾將護。 《論語》顚而不扶。 《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 《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 《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 《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 《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 《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 《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 《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 《註》伏,蒲北反。 《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 《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 《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 《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危』

《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𠀤僞平聲。 《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 《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 《玉篇》不安貌。 《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  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 《註》危,欲毁害之也。  又屋棟上也。 《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 《疏》踐履屋棟高危處。  又《韻會》宿名。三星。 《左傳·襄二十八年註》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  又《書·禹貢》三危旣宅。 《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