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厉俗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ù shí lì sú
成语注音 ㄐ一ㄡˋ ㄕˊ ㄌ一ˋ ㄙㄨˊ
成语简拼 jsl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捄時厲俗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成语典故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并列 革除时弊,改正风气。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2章2节:“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为主。”△褒义。一般用于对时弊的改革纠正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 终止:濯以~热。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救』

《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𠀤音廏。 《說文》止也。 《博雅》助也。 《廣韻》護也。 《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 《詩·大雅》式救爾後。  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絇。  又姓。 《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周禮·司救》劉昌宗讀。  又《韻補》叶居尤切。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