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敲骨吸髓。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同“敲骨吸髓”。清 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
打,击:~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油。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墨。
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气。~烟。 引取:~引。~附。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精~(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脑~。延~(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骹。 《說文》橫擿也。 《徐鉉曰》從旁橫擊也。 《類篇》擊也。 《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 《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註》短曰敲,長曰扑。 又《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 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音檄。義同。
『膏』《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肥也。 《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 《易·鼎卦》雉膏不食。 《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 《註》膏,肥也。 《又》夫膏𥹭之性,難正也。 《註》膏,肉之肥者。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 《註》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心下爲膏。 又《正韻》澤也。 《博雅》膏,滑澤也。 《易·屯卦》屯其膏。 《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 《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又甘也。 《禮·禮運》天降膏露。 《註》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 《註》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 《註》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潤也。 《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釋文》膏,古報反。 《禮·內則》脂膏以膏之。 《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鑑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
『吸』《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翕。 《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 《玉篇》吸,引也。 《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 《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又人名。 《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 又《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又《廣韻》同翕。 《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又吸吸。 《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又《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髓』《集韻》同𩪦。 《釋名》髓,遺也,遺,〈氵匱〉也。 《前漢·禮樂志》浹肌膚而臧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