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骨榨髓


   犹敲骨吸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o gǔ zhà suǐ
成语注音 ㄑ一ㄠ ㄍㄨˇ ㄓㄚˋ ㄙㄨㄟˇ
成语简拼 qgz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bleed somebody white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敲骨吸髓。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柯岗《逐鹿中原》第二章:“彭家是怎样仗着国民党、白匪军的威势,对他们敲骨榨髓地剥削和抢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


成语典故

同“敲骨吸髓”。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打,击:~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压出物体里汁液的器具:油~。酒~。~床。 〔~菜〕a.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茎膨大成瘤状,可食;b.用这种植物的茎加辣椒、香料等腌制而成的副食品。 用力把物体里的汁液压出来,引申为逼取他人的财物:~油。~取。压~。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精~(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脑~。延~(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敲』

《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骹。 《說文》橫擿也。 《徐鉉曰》從旁橫擊也。 《類篇》擊也。 《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 《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註》短曰敲,長曰扑。  又《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  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音檄。義同。

『骨』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榨』

《唐韻》側嫁切,音詐。打油具也。出《證俗文》。  又《類篇》酒盝。  又《集韻》側賣切,音債。義同。

『髓』

《集韻》同𩪦。 《釋名》髓,遺也,遺,〈氵匱〉也。 《前漢·禮樂志》浹肌膚而臧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