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冠纳履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ěng guàn nà lǚ
成语注音 ㄓㄥˇ ㄍㄨㄢˋ ㄋㄚˋ ㄌㄩˇ
成语简拼 zgn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整冠納履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成语示例


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典故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并列 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行为。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当避嫌疑者也。”△多用于行为方面。也作“正冠李下”、“正冠纳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 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 修理,修饰:~形。~旧如新。 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 使人吃苦头:~人。 搞,弄:咋~的?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姓。

鞋:西装革~。削足适~。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 步伐:步~维艰。 执行,实行:~行。~约。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指领土:“赐我先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冠』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 《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 《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 《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 《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 《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𩑞胡,遂制冠冕纓緌。  又姓。 《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官去聲。 《禮·曲禮》二十曰弱冠。 《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 《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 《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又爲衆之首曰冠。 《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 《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又姓。 《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又叶俱倫切,音麇。 《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又《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 《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又叶扃縣切,音睊。 《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履』

《廣韻》力几切《集韻》《韻會》兩几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里。 《說文》足所依也。本作𡳐,今作履。 《爾雅·釋言》履,禮也。 《註》禮可以履行也。 《釋名》履,飾足以爲禮也。 《字書》草曰屝,麻曰屨,皮曰履,黃帝臣於則造。  又踐也。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齊風》履我卽兮。 《註》躡我之跡,而相就也。  又《左傳·僖四年》賜我先君履。 《註》謂所踐履之界也。  又以履加足亦曰履。 《史記·留侯世家》良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又祿也。 《詩·周南》福履綏之。 《註》履,祿。綏,安也。  又姓,見《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