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指天地、阴阳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
乾坤:指天地、阴阳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
宋·汪藻《退老堂》诗:“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
唐·杜甫《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正常。乾坤,指天地、阴阳等。宋 惠洪《寄华严居士》诗之三:“谢公捉鼻知不免,整顿乾坤民望深。”宋 汪藻《退老堂》诗之一:“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 述宾 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为安定。宋·汪藻《退老堂》:“心如金石气如虹,~指顾中。”△褒义。多用于平定大局方面。
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 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 修理,修饰:~形。~旧如新。 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 使人吃苦头:~人。 搞,弄:咋~的?
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坤”,代表地)。 旧时称男性的:~造。~宅。
见“干”。
八卦之一:乾(qián )~。~舆。 称女性的:~造。~宅(旧时婚礼称女家)。~表。~车。~鞋。~角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焉切,音虔。易卦名。 《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 《本義》乾,健也。 《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又馬飾曰連乾。 《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又姓。 又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燥也。 《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又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 《說文》𧸟作𨝌。 又桑乾,河名。卽濕水。 《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又乾沒。 《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 《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又《韻補》叶渠巾切,音勤。 《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又叶經天切,音堅。 《韓愈詩》𣁪𣁪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 《註》乾,花色不潤也。
『坤』《廣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髡。地也。 《釋名》順也,上順乾也。 《易》卦名。 《象傳》地勢坤。 《說卦》坤爲地。 又叶巨員切,音拳。 《桓君山仙賦》氾氾濫濫,隨天轉旋。容容無爲,壽極乾坤。 《蘇軾·服胡麻賦》至陽赫赫,發自坤兮。至隂肅肅,躋于乾兮。 《說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 別作𠔧𦥤䰠䝿。𦥤字原作𦥑下介。䝿字从𦥑。䝿,古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