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én fáng sì hòu
成语注音 ㄨㄣˊ ㄈㄤˊ ㄙˋ ㄏㄡˋ
成语简拼 wfs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文房四矦
成语英文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 slab and paper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成语示例


文房四侯很少人能数全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成语典故

偏正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之锐,砚为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畴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描写文房四宝。→文房四物文房四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刺画花纹:~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温和:~火。~静。~雅。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科。 掩饰:~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姓。

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屋。~产。~舍。~租。库~。楼~。书~。 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心~。 量词:两~儿媳。 家族的一支:大~。长(zhǎng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姓。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無分切,音紋。 《說文》錯畫也。 《玉篇》文章也。 《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 《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 《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 《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 《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疏》文,文字也。 《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 《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又《易·坤卦》文在中也。 《疏》通達文理。 《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疏》發舉則有文謀。  又《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 《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 《註》文,猶美也,善也。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 《註》有文辭也。  又《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 《註》以文法傷害人也。 《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 《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 《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 《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集韻》文運切,音問。 《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 《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 《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又《韻補》叶微勻切。 《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 《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又叶無沿切。 《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方切,音防。 《說文》室在旁也。  又東南宿名。 《爾雅·釋天》天駟房也。 《禮·月令》十月日在房。 《尙書運期授》所謂房四表之道。  又州名。春秋時房渚,秦爲房陵郡,唐武德時改爲房州。  又姓。舜封堯子爲房邑侯,子陵以父封爲氏。  又俎名。 《詩·魯頌》籩豆大房。 《註》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箭室也。 《左傳·宣十二年》知莊子每射抽矢菆,納諸㕑子之房。  又《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光切,𠀤音傍。 《廣韻》阿房,秦宮名。  又《韻補》叶符風切,音馮。 《道藏·中嶽仙人謌》徘徊元嶽顚,翻焉御飛龍。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四』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侯』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𠀤後平聲。 《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又五等爵之次曰侯。 《書•禹貢》五百里侯服。 《孔氏曰》侯,𠋫也。斥𠋫而服事。  又《史記•秦始皇紀》倫侯。 《註》爵𤰞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又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 《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 《註》此所謂獸侯也。  又美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發語辭。與惟維同意。 《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詩•小雅》侯誰在矣。  又《大雅》侯于周服。  又《周禮•春官》肆師侯禳。 《疏》侯者,𠋫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又姓。魏侯嬴。  又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又侯莫𨻰,三字姓。  又《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又與兮通。亦語辭。 《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 《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又通作何。 《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 《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 《註》侯,何也。 《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𠋫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又《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