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古代对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的谑称。出自唐王绩之事迹。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著名学者王通之弟。隋时隐居乡里。唐朝武德年间曾待诏门下省,按旧制每日由官府供酒三升。有人问他:“待诏有何好处?”答道:“好酒值得留恋。”侍中陈叔达听说此话,便每日送给他酒一斗。故时称“斗酒学士”。 【出典】: 《新唐书》卷196《隐逸·王绩传》5595页:“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例句】: 宋·苏轼《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偏正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语本《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例]李白是有名的~。△用于饮酒方面。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形容事物之大:~胆。 形容事物之小:~室。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 圆形的指纹:~箕。~纹。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古同“陡”,突然。
对打:~殴。战~。 比赛胜负,争胜:~力。~劲。~智。~志昂扬。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牛。~蟋蟀。 拼合,对准,凑近:~眼。 古同“逗”,逗引。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口切,音陡。 《說文》大升也。 《羣經音辨》升十之也。 《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 《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又宿名。 《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 《易·豐卦》日中見斗。 《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 《詩·小雅》維北有斗。 《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 《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 《又》衡殷南斗。 《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又酒器。 《詩·大雅》酌以大斗。 《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 《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又吳中市魚亦以斗計。 《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又《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又《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 《疏》象斗,染黑。 又《尚書序》皆科斗文字。 《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又《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 《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又《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又《集韻》《正韻》𠀤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 《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 《註》所以沃尸也。 《釋文》斗依注,音主。 《唐韻》都豆切《集韻》丁𠋫切,𠀤音鬬。 《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 《廣韻》凡从鬥者,今與門戸字同。 《字㝈》鬥右音戟,𩰊字从手,手有所執,左音掬,𩰋字反𩰊,執物則一。 又《集韻》克角切,音搉。鬭也。 《篇海》俗鬭字。 《玉篇》俗鬭字。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𠋫切,𠀤兜去聲。 《說文》遇也。 《玉篇》爭也。 《廣韻》鬭競。 《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 《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 《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 《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 《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交爭也。 又叶都故切,音妒。 《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酒』《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𤣥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叶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士』《廣韻》《集韻》《韻會》𠀤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 《詩·大雅》譽髦斯士。 《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 《書·立政》庶常吉士。 《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 《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 《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 《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 《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 《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 《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 《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 《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 《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 《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 《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 《後漢·鄭𤣥傳》昔齊置士鄕。 《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 《書·洛誥》見士于周。 《註》悉來赴役也。 《詩·豳風》勿士銜枚。 《註》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 《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𣎶。 又與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