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较量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n jīn jiào liàng
成语注音 ㄐ一ㄣ ㄐ一ㄣ ㄐ一ㄠˋ ㄌ一ㄤˋ
成语简拼 jjjl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斤斤較量
成语英文 be particular about
成语组合  AABC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我做官是为什么呢?无非是为两个钱。倘或一定为着百姓,同教士斤斤较量,我们这一任就怕不得期满。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成语典故

较量:计较。参见[斤斤计较]。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算尽锱铢》:“苏州人奢华靡丽,宁费数万钱为一日之欢,而与肩挑贸易之辈,必斤斤较量,算尽锱铢。” 见“斤斤计较”。洪深《香稻米》2幕:“各房各户的人,应当用多少就给他多少,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力,不来和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二~。~~(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计较”)。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斧~。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二~。~~(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计较”)。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斧~。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 明显:~然(显明)。彰明~著。 大旨,大概:~略。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布。用斗~米。车载斗~。~体温。 估量:思~。打~。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气~。胆~。度~。 数的多少:数~。质~。降雨~。限~供应。 估计,审度:~力。~入为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斤』

《唐韻》《集韻》《韻會》𠀤舉欣切,音筋。 《說文》斫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宋之斤。 《正字通》以鐵爲之,曲木爲柄,剞劂之總稱。 《集韻》或作釿。  又《集韻》一曰權輕重之器。 《前漢·律歷志》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隂陽變動之象,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乗四方之象也。 《小爾雅》二鍰四兩謂之斤。 《註》六兩爲鍰。  又姓。 《廣韻》斤氏,後改爲艾氏。奇斤氏,後改爲奇氏。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焮切,音靳。 《爾雅·釋訓》明明斤斤,察也。 《詩·周頌》斤斤其明。 《傳》斤斤,明察也。  又《集韻》許斤切,音欣。斤斤,仁也。

『斤』

《唐韻》《集韻》《韻會》𠀤舉欣切,音筋。 《說文》斫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宋之斤。 《正字通》以鐵爲之,曲木爲柄,剞劂之總稱。 《集韻》或作釿。  又《集韻》一曰權輕重之器。 《前漢·律歷志》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隂陽變動之象,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乗四方之象也。 《小爾雅》二鍰四兩謂之斤。 《註》六兩爲鍰。  又姓。 《廣韻》斤氏,後改爲艾氏。奇斤氏,後改爲奇氏。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焮切,音靳。 《爾雅·釋訓》明明斤斤,察也。 《詩·周頌》斤斤其明。 《傳》斤斤,明察也。  又《集韻》許斤切,音欣。斤斤,仁也。

『量』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𠀤音亮。 《集韻》斗斛曰量。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釋文》量,力尚切,斗斛也。 《左傳·昭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註》量,謂豆、區、斗、斛、筐、筥所容受。 《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又《正韻》度量,能容之謂量。 《蜀志·黃權傳》魏文帝察其有局量。 《程子遺書》或問:量可學乎。曰:可。學進則識進,識進則量進,人量隨識長,亦有識高而量不長者,識未至也。  又限也。 《禮·禮運》月以爲量。 《疏》量,猶分限也。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幣曰量幣。 《釋文》量,音亮。  又音良。  又審也。 《禮·少儀》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 《釋文》量,音亮。  又酒量。 《論語》惟酒無量不及亂。 《東都事略》太祖謂王審琦曰:天必賜卿酒量。  又《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稱輕重也。 《馮衍·遂志賦》弃衡石而意量兮。  又《廣韻》度多少也。 《增韻》槪量多寡也。 《唐書·武后紀》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又度長短也。 《周禮·夏官》量人。 《註》量,猶度也。謂以丈尺度地。 《前漢·枚乗傳》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  又《韻會》商量。  又《博雅》量,度也。 《左傳·隱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釋文》量,音良。 《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按古文亮、良二音通,今讀度量,器量爲亮,讀丈量,商量爲良,二音遂分。  又《山海經》犬封國有文馬,縞身朱𩯡,目若黃金,名曰吉量。 《註》郭璞曰:一作良。  又《字彙補》與緉同。雙履也。 《世說》阮孚曰:未知能著幾量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