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汤镬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ǔ yuè tāng huò
成语注音 ㄈㄨˇ ㄩㄝˋ ㄊㄤ ㄏㄨㄛˋ
成语简拼 fyt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斧鉞湯鑊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成语典故

并列 泛指各种酷刑。《汉书·苏武传》:“虽蒙~,诚甘乐之。”△多用于刑罚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古星名。

锅:~盖。 古代的大锅:鼎~(常作为烹人的刑具)。~亨(“亨”,同“烹”)。汤~(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斧』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 《說文》斫也。 《釋名》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 《廣韻》神農作斤斧陶冶。 《易·旅卦》得其資斧。 《註》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 《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 《詩·豳風》旣破我斧。 《傳》隋銎曰斧。  又凡以斧斫物,亦曰斧。 《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 《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又仙名。 《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又《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 《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又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 《集韻》或作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