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连动 指教子有方。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不能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住的地方,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例]~,可谓父母望子成龙之用心也。△多用于家庭教育方面。
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 ➊ 指织布机,如“不闻~~声,惟闻女叹息”; ➋ 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如“自出~~”)。 薄,削薄,减削:“凡为轮,行泽者欲~,行山者欲侔”。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而从。饥不~食。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菜。~食。
《玉篇》同斷。俗字。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音短。 《說文》作𣃔。截也。 《書·盤庚》乃斷棄汝。 《傳》斷,絕也。 《詩·商頌》是斷是遷。 《疏》於是斬斷之。 又《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𠀤音𩏇。絕也。 《羣經音義》旣絕曰斷。 《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 《易·繫辭》其利斷金。 《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又《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𠀤音段。義同。 又《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𠀤音鍛。決也。 《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 《疏》決斷天下之疑。 又《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 《疏》斷斷,守善之貌。 又《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又《韻補》叶多卷切。 《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又叶徒眷切。 《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杼』《唐韻》《韻會》《正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𠀤除上聲。 《說文》機之持緯者。 《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又《揚子·方言》杼、柚,作也。東齊土作謂之杼,木作謂之柚。 又薄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故泥不附。 《註》謂削薄其踐地者。 又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又長也。 《揚子·方言》豐人杼首。 又或作芋,栗屬。 《莊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 又《集韻》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 《管子·禁藏篇》鑽燧易火,杼井易水。 又莫𠋫切,音茂。果名。 又《廣韻》羌舉切,橡也。 又《廣韻》神與切《集韻》上與切,𠀤音墅。木名。栩也。 《爾雅·釋木》栩杼。 《疏》栩一名杼,柞樹也。 《山海經》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說文》栩也,係𣏗字之訓,杼訓機之持緯,二字音同義別。今韻書于直呂切下依《說文》杼、𣏗分列,而於神與切下,去𣏗存杼,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訓,似應从《說文》分列爲是。然《爾雅》諸書,𣏗栩之𣏗俱書作杼,而《玉篇》𣏗註云今作杼,則竟合爲一字矣,存以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