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必彗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huì
成语注音 ㄖˋ ㄓㄨㄥ ㄅ一ˋ ㄏㄨㄟˋ
成语简拼 rzbh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日中必篲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反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成语典故

彗:通“熭”,曝晒。中午的时候一定要将东西拿出来晒。比喻做事应抓紧良机。《六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其他 日中,中午。彗,通“熭”,曝晒。中午阳光特别强烈,正好晒物。比喻要抓住机遇。语出《六韬·文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任光椿《辛亥风云录》10章:“(善耆)恳切地说道:‘古人云:“操刀必割,~。”时机一过,就会来不及了,您可不能再犹疑啊!’”△多用于表示抢抓机遇的重要。→机不可失 当机立断 见机行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特指“中国”:~式。~文。 适于,合于:~看。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受到,遭受:~毒。~计。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 固执:“毋意,毋~”。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扫帚:~星(俗称“扫帚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日』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中』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𠀤音忠。 《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 《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 《註》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 《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 《註》洛爲天地之中。 《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又正也。 《禮·儒行》儒有衣冠中。 《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 《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 《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又內也。 《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 《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 《魏志·管輅傳》鼓一中。 《註》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 《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 《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滿也。 《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 《註》謂滿二千石也。 《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又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 《註》謂穿之也。  又盛算器。 《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 《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又《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又俚語。以不可爲不中。 《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  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 《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 《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 《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 《禮·月令》律中大簇。 《註》中猶應也。  又合也。 《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類篇》《正韻》𠀤直衆切。與仲通。 《禮·月令》中呂,卽仲呂, 又讀作得。 《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 《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 《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叶諸仍切,音征。 《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𤇏。 《詩·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頻。 《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必』

《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𠀤音畢。 《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 《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又定辭也。 《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又專也。 《揚子·太𤣥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 《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又期必也。 《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又審也。 《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又果也。 《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又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 《羣輔錄》必育受稅俗。 《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又《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又《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 《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  又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彗』

《唐韻》祥歲切,音篲。 《說文》掃竹也。从又持甡。 《廣韻》帚也。 《禮·曲禮》國中以策彗卹勿驅,塵不出軌。  又草名。 《爾雅·釋草》葥,王彗。 《註》王帚也。似藜,其樹可以爲掃篲。  又《廣韻》妖星。 《爾雅·釋天》彗星爲攙搶。 《註》亦謂之孛。言其形孛孛如掃彗。 《前漢·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註》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形象小異,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彗星光芒長,參參如埽篲。長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二丈,無常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徐醉切,音遂。  又《集韻》雖遂切,音祟。義𠀤同。  又《類篇》須銳切,音歲。日中暴明也。 《太公·兵法》日中不彗,是謂失時。  又《廣韻》于劌切,音衞。義同。  又與慧通。 《史記·淮南王安傳》淮南王有女陵,彗有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