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日理万机”形容当政者处理政务繁忙,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述宾 万机,纷繁的政务。每天都要处理上万件政务。形容事务繁忙,十分辛苦。语本《尚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几,通“机”)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周培功笑道:索大人政务缠身,~啊。”△褒义。多用于描写努力工作。→日昃忘食 日旰不食 宵衣旰食 废寝忘食 ?尸位素餐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碌碌无为。也作“日有万机”。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理』《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里。 《說文》治玉也。 《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 《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 《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 又《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 《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 《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 又《玉篇》正也。 《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 《註》理,正也。 又《玉篇》道也。 《廣韻》義理。 《易·繫辭》易𥳑而天下之理得矣。 《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 《皇極經世》天下之數出於理,違理則入於術,世人以數而入於術,故失於理也。 又性也。 《禮·樂記》天理滅矣。 《註》理,猶性也。 又條理也。 《易·繫辭》俯以察於地理。 《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又《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禮·中庸》文理密察。 《朱註》理,條理也。 又《禮·樂記》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 《註》理,容貌之進止也。 又《玉篇》文也。 《前漢·周勃傳》縱理入口。 《唐書·太宗紀》本心不正,則脈理皆斜。 又《增韻》膚肉之閒爲湊理,以其有脈理也。 《禮·內則》薄切之,必絕其理。 《杜甫詩》肌理細膩骨肉勻。 又分也。 《禮·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 《註》理,分也。 《釋文》分,扶問反。 又賴也。 《孟子》大不理於口。 又《廣韻》料理。 《晉書·桓冲傳》冲謂徽之曰:𨜮在府日久,當相料理。 又《韻會》治獄官曰理。 《禮·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傷,察創視折。 《註》理,治獄官也。 《史記·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 又媒也。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註》使古賢蹇修而爲媒理也。五臣云:令蹇脩爲媒,以通辭理。 又姓。 《五音集韻》臯陶爲大理,因官氏焉,殷有理徵。 又紙名。 《博物志》南海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故名側理。 又《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國名。自唐始通中國,歷蒙趙楊段四姓,俱僭稱帝。至元始臣服中國,稱總管,及明而亡,改爲大理府,屬雲南。 又與李通。 《左傳·昭十三年》行理之命。 《註》使人也。 《周語》行理以節逆之。賈逵註小行人也。孔晁註亦作李。 《前漢·天文志》騎官左角曰理。 《史記·天官書》作李。
『万』《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几。 《說文》木名。 《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 《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 又與几通。 《易·渙卦》渙奔其机。 《註》承物者也。 《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 《註》机作几。 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𠀤音饑。亦木名也。 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 《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𠀤音幾。 《說文》主發謂之機。 《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 《大學》其機如此。 《註》發動所由。 《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 又星名。 《博雅》斗星三爲機。 《通卦驗》遂皇始出,握機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又《集韻》織具謂之機杼,機以轉軸,杼以持緯。 又氣運之變化曰機。 《莊子·天運篇》意者有機,緘而不得已耶。 《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又機械,巧術也。 《莊子·天地篇》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 又天機,天眞也。 《莊子·大宗師篇》嗜慾深者天機淺。 又《韻會》要也,會也,密也。 《書·臯陶謨》一日二日萬幾。 《疏》作機。 又木名。 《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機木。 《郭註》機,去聲。 《正韻》作堅溪切,音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