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恨新仇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ù hèn xīn chóu
成语注音 ㄐ一ㄡˋ ㄏㄣˋ ㄒ一ㄣ ㄔㄡˊ
成语简拼 jhx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舊恨新讎
成语英文 fresh hatred added to an old grudge(the old and new hatre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斜月残灯,半明不灭。旧恨新仇,连绵郁结。(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成语典故

并列 旧时的怨恨和现在新加上去的冤仇。形容先后与自己结下了较深的仇恨。鲁迅《马上支日记》:“我先就没有听清吵嘴的是谁家,也不知道是怎样的两个婆娘,更没有听到她们的来言去语,明白他们的~。”△多用于写人的结怨深重,难以排解。→旧愁新恨 ?恩深爱重。 也作“旧仇宿怨”、“新仇旧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怨,仇视:怨~。愤~。仇~。痛~。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不久以前,刚才:~近。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姓。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古同“逑”,匹配。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恨』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𠀤音拫。 《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 《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又悔恨也。 《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又叶胡甸切,音現。 《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新』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𠀤音辛。 《說文》取木也。  又《博雅》初也。 《易·大畜》日新其德。 《書·胤征》咸與惟新。 《詩·豳風》其新孔嘉。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又姓。 《晉語》新穆子。  又複姓。 《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 《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又《韻補》叶蘇前切。 《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仇』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𠀤音求。匹也。匡衡引《詩》:君子好仇。同逑。 《爾雅·釋詁》仇,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怨敵也。 《詩·秦風》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又讐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爲韓報仇。  又《爾雅·釋訓》仇仇,敖敖,傲也。 《詩·小雅》執我仇仇。 《傳》猶謷謷也。  又《釋名》仇,矛讐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讐也。  又姓。宋大夫仇牧。  又章仇,複姓。隋有章仇太翼。  又《集韻》恭於切《正韻》斤於切。𠀤同㪺。 《詩·小雅》賔載手仇。 《註》以手挹酒也。  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 《詩·周南》公侯好仇。叶上逵。  又叶彊於切,音渠。 《陸機·感丘賦》抨神爽以嬰物兮,濟性命而爲仇。忘大暮於千祀兮,爭朝榮於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