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不论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获利有保证的事情。
浩然《艳阳天》第97章:“有了扬水站,起码有一半地水浇了,就是说,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涝保收。”
【释义】 不管旱灾还是水灾,都能保证收成。多借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毫无风险地得到相应的收入与好处。意谓获利是有绝对保证的。 【例】 ① 记者在这个县发现,教育、卫生、城管、社会保障等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短期内人员急剧膨胀。(人民日报2000.12.8) ②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指考公务员),为的只是“旱涝保收”?(大连天健网2009.12.14) ③ 上海“月饼黄牛”集团化作战 背靠厂家旱涝保收(东方网2010.9.18标题) ④ 首先,“旱涝保收”的高额管理费,让基金不思进取。……其次,管理费“旱涝保收”,亏了也是亏投资者的,基金对民众资金的使用几乎处于零风险状态。(人民日报2010.12.2《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该改了》) ⑤ 由于大学扩招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大学生早已不再“物以稀为贵”,不能期待只因一个学历就“旱涝保收”。(人民日报2011.3.17) ⑥ 百家公司高管薪酬“旱涝保收”,业绩指标约束成摆设。(大众证券报2011.3.25) ⑦ 毕业后,我进了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食堂。这是个旱涝保收的工作,不算铁饭碗,但其实也差不多。(新闻晚报2011.5.9《叫我如何挽留她》) ⑧ 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吃得开,关键不在于他们有多大本事,而在于现行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让这种只把1/3精力用于教学的教师可以在教师位子上“严防死守”,不至于被甩出圈外,让这种只花1/3或更少精力便可稳稳“保底”的“另类教师”可以后顾无忧、旱涝保收地和那些“绝对体制外”的人士抢市场、抢风头、抢利润。(东方早报2011.5.23陶短房《“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⑨ 在资源型产品价格上涨的格局下,国家电网尚且要让出利润缓解电价上涨压力,凭什么油价上涨后不是政府补贴就是提高运价,出租车公司总能置身事外旱涝保收?(新华每日电讯2011.6.7《出租车个体化,究竟会动谁的奶酪》) ⑩ 收益率大幅下降,净值频频破发1元面值,却为何不减新基金发行热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旱涝保收”的基金收费制度是最根本的原因。(解放日报2011.6.8《基金“旱涝保收”生怪象: 业绩差 发行火》) 【结构分析】 动词性偏正结构。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季。~灾。干~。防~。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井。~田。~獭。
雨水过多,被水淹,与“旱”相对:排~。抗旱防~。~灾。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 负责:~证。~荐。~修。~险。确~。担~。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 姓。
接到,接受:~发。~信。~支。~讫。~益。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好了。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割。~成。麦~。 招回:~兵。~港。 聚,合拢:~容。~理。~集。 结束:~尾。~煞。~盘。 逮捕,拘押:~捕。~监。~押。~审。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束。~心。~伏(亦作“收服”)。
《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𠀤音翰。 《說文》不雨也。 《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 《詩·大雅》旱旣太甚。 又山名。 《詩·大雅》瞻彼旱麓。 《傳》旱,山名也。 又《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𠀤音悍。義同。 又《韻補》叶形甸切。 《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保』《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𠀤音寶。安也。 《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 《註》保庸,安有功者。 又恃也,守也。 又《禮•月令》四鄙入保。 《註》小城曰保。 又都邑之城曰保。 又任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 《註》保猶任也。 又全之也,佑也。 《書•召誥》天迪格保。 《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 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又《說文》養也。 《增韻》抱也。 《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 《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 《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 《註》阿,倚也。保,養也。 《賈誼傳》保者,保其身體。 又《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 《註》酒家作保傭也。 又姓。 《呂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 又與褓緥𠀤通。 《禮•月令》保介之御閒。 《註》猶衣也。保卽𣚦褓。 又叶博古切,音補。 《易林》東南其戶,風雨不處。燕婉仁人,父子相保。 又叶博效切,音報。 《詩•大雅》無射亦保。叶上廟。
『收』《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𠀤音荍。 《說文》捕也。 《五經文字》作収,訛。 《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 《傳》收,拘收也。 又《詩·周頌》我其收之。 《傳》收,聚也。 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 《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 《註》收,取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 《註》收,猶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 《中庸》振河海而不洩。 《朱傳》振,收也。 又車軫也。 《詩·秦風》小戎俴收。 《傳》收,軫也。 又夏冠名。 《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 《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又神名。 《禮·月令》其神蓐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狩。獲多也。 《禮·月令》農事備收。 《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 《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 《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