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职偾事


   旷:空缺;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守职责,把事情搞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uàng zhí fèn shì
成语注音 ㄎㄨㄤˋ ㄓˊ ㄈㄣˋ ㄕˋ
成语简拼 kzf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曠職僨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旷:空缺;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守职责,把事情搞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史·刘健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


成语典故

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责守职,把事情搞糟。《明史.刘健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 偏正 偾事,把事情搞坏。因不尽责守职而把事情搞糟。《明史·刘健传》:“文武臣~,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贬义。用于失职方面。→玩忽职守?兢兢业业 忠于职守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败坏,破坏:~事(搞坏事情)。~军之将。 紧张而奋起之意:~兴(xīng )。~骄(偾发骄矜)。 仆倒。 僵死。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职业:谋~(指找职业)。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服侍:~父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事』

《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𠀤音示。大曰政,小曰事。 《廣韻》使也,立也,由也。 《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 《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註》三公也。  又《詩·大雅》三事就緒。 《註》三農之事也。  又奉也。 《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又營也,治也。 《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又《廣韻》《類篇》𠀤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 《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又叶詩紙切,音始。 《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又叶疎語切,書上聲。 《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又叶常御切,音樹。 《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