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暗访


   察:调查研究;访:查询。公开察看了解;暗中调查访问。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íng chá àn fǎng
成语注音 ㄇ一ㄥˊ ㄔㄚˊ ㄢˋ ㄈㄤˇ
成语简拼 mcaf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明詧暗訪
成语英文 conduct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察:调查研究;访:查询。公开察看了解;暗中调查访问。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



反义词



成语示例


经过王队长明察暗访,这个案子终于有了眉目。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林则徐《覆奉访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谕旨,明察暗访,不必丞丞。”


成语典故

察:调查研究。访:查询。公开调查,暗中了解。《儿女英雄传》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丢了,她的名声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亦作“明查暗访”。《痛史》一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查暗访。遇了忠义之士,英雄之流,也可以介绍他到此地来。” 并列 明里观察,暗中访问。指从各方面进行调查访问。《儿女英雄传》27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用于调查方法。 →审时度势 ?不闻不问。也作“明查暗访”、“暗访明察”、“明廉暗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睿智:英~。贤~。~君。 视觉,眼力:失~。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 中国朝代名:~代。 姓。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无天日。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藏。~号。~杀。~娼。~沟。~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访。 愚昧,糊涂:~昧。~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明』

《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𠀤音鳴。 《說文》照也。 《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 《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又《易·乾卦》大明終始。 《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又《易·乾卦》天下文明。 《疏》有文章而光明。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又《書·舜典》黜陟幽明。 《傳》升進其明者。  又《書·太甲》視遠惟明。 《疏》謂監察是非也。  又《洪範》視曰明。 《傳》必淸審。  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箋》明,猶備也。  又《詩·大雅》明明在下。 《傳》明明,察也。 《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又《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又《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 《疏》明,猶尊也。  又《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 《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又《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又《廣韻》昭也,通也。  又星名。 《詩·小雅》東有啓明。 《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又《小雅》明發不寐。 《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又《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又與盟同。 《詩·小雅》不可與明。 《箋》明,當爲盟。  又與孟同。 《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 《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又《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 《註》師古曰:明音萌。  又《韻補》叶謨郞切。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又叶彌延切。 《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察』

《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𠀤音刹。 《說文》覆審也。从宀祭聲。 《徐鉉曰》祭祀必質明。明,察也。故从祭。 《廣韻》諦也,知也。 《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又《增韻》考也,廉視也。 《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  又《唐書·百官志》監察御史,掌司六察。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  又昭著也。 《中庸》言其上下察也。  又察察,潔淸貌。 《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又苛察也。 《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𦈫𦈫。  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見曰察。 《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又姓。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  又讀作祭。 《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  又叶直列切,音徹。 《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又叶子例切,音穧。 《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 《集韻》或作詧。

『暗』

《唐韻》《集韻》《韻會》𠀤烏紺切。音闇。 《說文》日無光也。 《玉篇》不明也。  又《博雅》深也。 《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 《註》暗暗,深空之貌。  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  又《韻補》叶伊甸切。 《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