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劳永逸


   犹一劳永逸。谓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àn láo yǒng yì
成语注音 ㄗㄢˋ ㄌㄠˊ ㄩㄥˇ 一ˋ
成语简拼 zly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暫勞永逸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一劳永逸。谓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乞依古制,调丁夫修叠石翣,可得数十年不挠,所谓暂劳永逸矣。《宋史·河渠志四》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暂劳永逸,无为而治。”


成语典故

谓付出一时的劳苦,而获得经久的安逸。汉.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晋.司马孚《请造沁口石门表》:“臣以为累方石为门,若天赐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塞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宋.吕公著《爱民》:“献策之臣,设奸言以导上意,以开边拓境为大功,以暂劳永逸为至计,此世主所以甘心而不悟也。”参见“一劳永逸”。 并列 暂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汉·张衡《西京赋》:“~,无为而治。”△褒义。多用于做事有长久效果方面。→一劳永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猝然。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水流长:“江之~矣”。 久远:~远。~生。隽~。~昼(长昼)。~年(a.整年;b.长寿)。~诀。~志不忘。~垂不朽。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跑,逃跑,逃~。奔~。 散失:~散。~史。~事。~闻。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永』

《唐韻》《集韻》《正韻》𠀤于憬切,音栐。 《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 《詩·周南》江之永矣。  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 《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 《書·大禹謨》萬世永賴。 《詩·周頌》永觀厥成。  又州名。 《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又姓。 《列仙傳》有永石公。  又《集韻》《正韻》𠀤與詠同。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又如字。

『逸』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佚。 《廣韻》失也,過也。 《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 《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 《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 《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 《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 《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 《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集韻》逸,古作𤖍。註詳辵部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