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ū shuǐ liú shāng
成语注音 ㄑㄨ ㄕㄨㄟˇ ㄌ一ㄡˊ ㄕㄤ
成语简拼 qsl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麯水流觴
成语英文 (of a gathered crowd) drink water from a winding canal with one wine cup floating on it so as to wash away ominousness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成语示例


习俗现在难以见到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


成语典故

源见“兰亭会”。指古俗三月上巳日引曲水以流觞,围坐取饮为乐的故事。宋 王庭珪《柳梢青.和张元晖清明》词:“兰亭丝竹……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簌簌。” 其他 曲水,曲折回旋的水溪。流觞,把酒杯放在溪中,任其漂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古时文人雅士每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在水滨集会,饮酒赋诗。此习由晋代王羲之等兰亭之会而起。语本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褒义。用于描绘文人雅集。也作“流杯曲水”、“流觞曲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 弯曲的地方:河~。 偏僻的地方:乡~。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 姓。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 歌的乐调:~调(diào)。~谱。异~同工。~高和(hè)寡。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河流:汉~。湘~。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液汁:~笔。墨~。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姓。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品类,等级:~辈。~派。 指不正派:二~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曲』

《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𠀤音䱡。 《說文》象器受物之形。 《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 《疏》屈曲委細。 《書·洪範》木曰曲直。 《傳》木可以揉曲直。  又《詩·秦風》亂我心曲。 《傳》心曲,委曲也。 《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又《禮·中庸》其次致曲。 《註》曲,猶小小之事。 《朱註》一偏也。  又《說文》或說蠶簿。 《禮·月令》具曲植籧筐。 《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 《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 《註》葦簿爲曲也。  又樂曲。 《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姓。 《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 《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  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又《韻補》叶區聿切。 《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𥨥匿。 《玉篇》丘竹切,音麴。同𥶶。 《劉伶·酒德頌》枕麯籍糟。  又姓。晉人麯崇俗,著郊祀志十卷。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六切,音鞠。 《說文》酒母也。 《玉篇》麴蘖。 《釋名》麴,朽也。鬱之使衣生朽敗也。 《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又女麴,小麴也。見《齊民要術》。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 《註》麥麴,所以禦濕。  又通鞠。《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註黄桑之服。《釋文》鞠,云六反。如麴塵。《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 《揚子·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又姓。 《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𥶶字原刻从𦍒。

『水』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𠀤稅上聲。 《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 《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 《又》水曰潤下。 《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 《易·乾卦》水流濕。 《說卦》坎爲水。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 《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又《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又露爲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 《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韻補》叶式類切,音墜。 《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叶呼委切,音毀。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 《說文》水行也。 《爾雅·釋言》流,覃也。 《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 《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 《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 《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 《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 《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 《書·舜典》流宥五𠛬。  又視不端諦曰流。 《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 《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 《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 《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 《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 《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 《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 《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𣼊如切,音閭。 《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 《博𤣥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