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花香


   明月圆满,花朵飘香。指良辰美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uè mǎn huā xiāng
成语注音 ㄩㄝˋ ㄇㄢˇ ㄏㄨㄚ ㄒ一ㄤ
成语简拼 ymh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月滿蘤香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明月圆满,花朵飘香。指良辰美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如今从网眼里拔出来,好容易遇着这等月满花香的时光,她如何肯轻易放过!”


成语典故

明月正圆,百花飘香。谓良辰美景。唐.罗隐《寄徐济进士》诗:“往年疏懒共江湖,月满花香记得无?”《儿女英雄传》二九回:“如今从网眼里拔出来,好容易遇着这等月满花香的时光,她如何肯轻易放过!” 并列 月亮满盈,百花正香。《儿女英雄传》29回:“好容易遇着这等~的时光,她如何肯轻易放过!”△褒义。用于形容良辰美景。→花好月圆 良辰美景 ?月缺花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姓。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 喻女子:姊妹~。 用掉:~钱。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姓。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 舒服:睡得~。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火。烧~拜佛。~炉。~烛。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

『花』

《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香』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𠀤音鄕。 《玉篇》芳也。 《正韻》氣芬芳。 《書·君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詩·周頌》有飶其香。 《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 《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又獸亦有香。 《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又有小麝,其香更奇。  又風香。 《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又含香。 《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又酒香。 《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 《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又花名。 《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又丁香。 《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又酒名。 《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 《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又阿香。 《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又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又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又山名。 《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又水名。 《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又殿名。 《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又享名。 《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