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消渴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àng méi xiāo kě
成语注音 ㄨㄤˋ ㄇㄟˊ ㄒ一ㄠ ㄎㄜˇ
成语简拼 wmx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成语俄文 утолять жажду,любуясь на сливу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花露自清凉,涓涓在郎腹。犹胜~,对文君眉蹙。 宋·赵长卿《限事近》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成语典故

同“望梅止渴”。宋 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见“望梅止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 姓。

溶化,散失:烟~云散。~融(亦作“消溶”)。~失。~逝。~亡。~沉。~极。~化。 灭掉,除去:~除。~灭。~毒。~炎。 把时间度过去:~夜。~夏。~闲。~遣。~磨(mó)。 减少,损失,耗费:~耗。~损。~退。 需要:不~说。 中医学病名:~疾。~渴。

口干想喝水:口~。解~。 喻迫切地:~望。~盼。~慕。~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望』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梅』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𠀤音枚。或作槑、楳,亦作𣒫。 《說文》枏也。 《爾雅·釋木》梅,枏。 《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又《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禮·內則》梅諸。 《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又《爾雅·釋木》時,英梅。 《註》雀梅。  又《爾雅·釋木》朹檕梅。 《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又《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 《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又楊梅,果名。 《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又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 《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又州名,屬廣東。 《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又姓。 《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又《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又𣕱。

『消』

《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宵。 《說文》盡也。  又滅也。 《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 《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 《揚子·太𤣥經》九事,七爲消。 《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 《詩·鄭風》淸人在消。 《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 《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 《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 《禮·檀弓》消搖于門。 《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叶新於切,音須。 《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  又叶思留切,音脩。 《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渴』

《唐韻》苦葛切《集韻》《類篇》《韻會》丘葛切,𠀤音磕。 《說文》本作㵣。从欠,渴聲。 《徐曰》今俗用渴字。 《玉篇》欲飮也。 《詩·小雅》載饑載渴。  又急也。 《公羊傳·隱四年》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又《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水涸也。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渴澤用鹿。 《疏》渴,故時停水。今乃渴也。  又《集韻》丘蓋切,音礚。與愒同,貪也。或从欠作𢢚。  又《廣韻》胡割切,音褐。 《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