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溘至


   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áo lù kè zhì
成语注音 ㄔㄠˊ ㄌㄨˋ ㄎㄜˋ ㄓˋ
成语简拼 clkz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


成语示例


人生如朝露溘至,应该把握时机,贡献社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明~。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圣。~香。~仪。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唐~。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姓。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水。白~。寒~。朝(zhāo )~。甘~。 在室外,无遮盖:~天。~宿。~营。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酒。枇杷~。 滋润:覆~万民。 表现,显现:~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骨。袒~。吐~。揭~。暴~。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a.水声,如“飞下双鸳鸯,塘水声~~”;b.寒冷的样子,如:“沙堤十里寒~~”。 忽然;突然:~逝。~谢(溘逝)。~至(忽然而至)。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朝』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陟遙切,音昭。 《說文》旦也。从倝舟聲。 《爾雅·釋詁》朝,早也。 《詩·鄘風》崇朝其雨。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又朝鮮,國名。  又姓。 《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𠀤音潮。 《爾雅·釋言》陪朝也。 《註》臣見君曰朝。 《書·舜典》羣后四朝。 《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 《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 《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又《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又同類往見亦曰朝。 《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又郡守聽事亦曰朝。 《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又《韻補》叶陳如切。 《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 《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又叶蚩於切。 《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又叶張流切。 《韓愈·祭𥡆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又叶株遇切。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又叶直照切。 《陸雲·夏府君誄》旣𥡆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又叶直祐切。 《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露』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路。 《說文》潤澤也。从雨路聲。 《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 《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 《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 《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 《白虎通》露者,霜之始。 《禮·月令》孟秋,白露降。 《詩·召南》厭浥行露。 《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  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 《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 《註》如淳曰:覆,䕃也。露,膏澤也。 《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 《註》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  又《玉篇》露,見也。 《集韻》彰也。 《禮·孔子閒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 《疏》露見而生。 《左傳·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 《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 《註》在野曰露。  又《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 《註》露,羸也。 《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  又《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 《後漢·禮儀志》請驛馬露布。 《文心雕龍》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諸視聽。  又臺名。 《史記·孝文紀》常欲作露臺。  又《史記·楚世家》蓽露藍縷。 《註》服虔曰:蓽露,柴車素大輅也。 《後漢·靈帝紀》得民家露車共乗之。  又《揚子·方言》覆結或謂之承露。  又《正字通》庫露,器名。 《皮日休詩》襄陽作髹器,中有庫露眞。 《註》玲瓏空虛,故曰庫露。今諺呼書格曰庫露格。  又《前漢·董仲舒傳》玉杯蕃露。 《註》皆其所著書名也。 《字彙補》繁露,冕之繅旒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程大昌演繁露,皆取此義。  又𠂹露,書法也。 《王愔·文字志》其阿那若濃露之𠂹。  又《爾雅·釋草》蔠葵,繁露。 《註》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  又《汲冢周書》渠叟以䶂犬。䶂犬者,露犬也。能飛,食虎豹。  又白露、寒露,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詩·邶風》胡爲乎中露。 《傳》中露,衞邑也。  又姓。 《廣韻》史記三皇紀,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𠀤爲諸侯。 《魯語》以露堵父爲客。 《風俗通》漢有上黨都尉露平。

『溘』

《唐韻》口答切《集韻》《韻會》《正韻》克盍切,𠀤音榼。 《說文》奄忽也。 《江淹·恨賦》朝露溘至。  又至也,依也。  又《唐韻》苦蓋切,音礚。船著沙也。 《集韻》或作𣩄。

『至』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摯。 《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 《玉篇》來也。 《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 《註》至,來也。  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 《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極也。 《易·坤卦》至哉坤元。 《註》至謂至極也。  又《繫辭》易其至矣乎。 《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 《註》至極之人。  又善也。 《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註》至,猶善也。  又大也。  又《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 《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又至掌,蟲名。 《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又《集韻》《韻會》𠀤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 《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又《韻補》叶職日切,音窒。 《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又叶章移切,音支。 《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