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脣皓齿


   红唇白齿,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楚辞·大招》:“朱脣皓齿,嫭以姱只。”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每到相思,沉吟静处,斜倚朱脣皓齿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红唇白齿,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楚辞·大招》:“朱脣皓齿,嫭以姱只。”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每到相思,沉吟静处,斜倚朱脣皓齿间。”


近义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姓。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同“唇”。

洁白,明亮:~白。~齿。~首穷经。~月当空。 古同“昊”,昊天。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朱』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𠀤音珠。 《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 《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稱。 《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又姓。 《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又望出吳郡。  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脣』

《唐韻》食倫切《韻會》船倫切《正韻》殊倫切,𠀤音漘。 《說文》口耑也。 《玉篇》口脣也。 《釋名》脣,緣也,口之緣也。 《春秋·元命包》脣者,齒之垣。 《穀梁傳·僖三年》語曰:脣亡則齒寒。  又牛脣,草名。 《爾雅·釋草》蕒,牛脣。 《註》水蕮也。  又《類篇》彌盡切,音泯。䐇合無波際貌。 《集韻》或作䐇脗。 《韻會》亦書作脤。脗原字从豕,不从勿作。

『皓』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𠀤音昊。 《爾雅·釋詁》光也。 《小爾雅》白也。 《博雅》皓皓,明也。 《詩·𨻰風》月出皓兮。 《揚子·淵騫篇》明星皓皓。  又《集韻》潔白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 《朱註》又胡暴反,叶下鵠。鵠,音告。  又虛曠貌。 《大戴禮》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又皓膠,水凍貌。 《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又《廣韻》顥,今作皓。 《說文》商山四顥,白首老人也。 《史記·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鬚眉皓白。 《師古註》所以謂之四皓。  又通作昊。太皓,天也。 《後漢·郞顗傳》太皓悅和,靁聲乃發。 《荀子·賦篇》皓天不復。 《註》皓,同昊。  又天皓,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晨出,曰天皓。 《前漢·天文志》作天昊。  又與皞同。 《楚辭·遠遊》歷太皓以左轉。 《註》卽太皞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𠀤古老切,音杲。皓皓,潔白精瑩貌。  又姓。 《吳越春秋》句踐大夫皓進。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髮皓落也。劉昌宗說。 《玉篇》同皜。 《集韻》或作皞暠䯫。 《廣韻》从日作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