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棘不彫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ǔ jí bù diāo
成语注音 ㄒ一ㄡˇ ㄐ一ˊ ㄅㄨˋ ㄉ一ㄠ
成语简拼 xjbd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腐烂:腐~。~木。永垂不~(“朽”在此引申为磨灭)。 衰老:衰~。~迈。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手(喻事情难办)。~刺。~针。 针形的刺:~皮动物。 古同“戟”,兵器。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同“雕”。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 《詩·周頌》荼蓼朽止。 《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又與殠同。臭也。 《列子·周𥡆王篇》饗香以爲朽。 《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  又叶喜語切,音許。 《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  又叶許救切,音齅。 《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

『棘』

《唐韻》《集韻》《韻會》𠀤紀力切,音殛。 《說文》小棗叢生者。 《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 《詩·邶風》吹彼棘心。 《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又《爾雅·釋木》終牛棘。 《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又執囚之處爲叢棘。 《易·坎卦》係用𡽪纆,寘于叢棘。 《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又九棘,外朝也。 《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𡨥,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又與戟通。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又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又藥名。 《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又棘扈,鳥名。 《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又與僰通。 《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又姓。 《論語》棘子成。  又《唐韻》居里切,音紀。  又《廣韻》居吏切,音記。義𠀤同。

『不』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彫』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 《說文》琢文也。 《廣雅》鏤也。 《莊子·天道篇》覆載天地,彫刻衆形,而不爲巧。 《前漢·張衡傳》器以彫飾爲好。 《司馬相如·子虛賦》乗彫玉之輿。 《註》師古曰:以玉飾輿,而彫鏤之。  又《韻會》畫文也。 《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 《註》彫,繪飾也。 《荀子·大略篇》天子彫弓。 《註》彫畫爲文飾。 《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彫弓。 《註》郭璞曰:彫,畫也。  又《正韻》傷瘁也。 《魏志·明帝紀》於時百姓彫弊。  又《正韻》殘也,零落也。 《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又文飾也。 《前漢·司馬遷傳》今雖欲自彫琢曼辭以自解。 《魏志·𨻰思王植傳》任性而行不自彫勵。  又彫蓬,彫胡,𠀤草名。 《爾雅·釋草》齧彫蓬。 《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蘠彫胡。 《註》點涅其面,畫體爲采,卽鮫人也。  又《韻會》通作敦。 《詩·大雅》敦弓旣堅。  又《韻會》通作錭《荀子·禮論》錭刻黼黻文章以塞其目。 《廣韻》亦作雕。 《集韻》或作㓮。通作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