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扯脖


   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 jī chě bó
成语注音 ㄕㄚ ㄐ一 ㄔㄜˇ ㄅㄛˊ
成语简拼 sjc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殺鶏撦脖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成语典故

并列 杀鸡,杀鸡时脖颈前伸,这里借以形容跪者弯腰低头之态,是下跪的诙谐说法。指杀鸡而扯脖子,形容赌咒发誓的情急之态。《金瓶梅》21回:“那西门庆见月娘脸儿不瞧一面,折跌腿,装矮子,跪在地下,~,口里姐姐长姐姐短。”△贬义。用于情态急迫的丑态。→手忙脚乱 ?神态自若。也作“杀鸡抹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拉:~住不放。牵~别人。 撕破:把信~开。 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谎。~闲篇。 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皮。

颈,头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子。~颈。~梗儿。 像脖子的:脚~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扯』

《正字通》俗撦字。 《正韻箋》扯,本作撦。

『脖』

《廣韻》蒲沒切,音勃。胦臍。 《玉篇》脖,胦。 《正字通》靈樞經,肓之原,出於脖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