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清 无名氏《说唐》第三回:“守几亩田园,供养老母,村酒野蔬,亦可与知己谈心。
乡村酿的酒,田野里种的菜。表示酒食淡薄。《说唐》第三回:“守几亩田园,供养老母,村酒野蔬,亦可与知己谈心。” 并列 乡村酿的酒,田野里种的菜。酒食淡薄。《说唐》3回:“守几亩田园,供养老母,~,亦可与知谈心。”△用于形容酒席方面。
乡下聚居的处所:~子。~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民。 粗野:~野。~俗。~话。~气。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 界限,范围:分~。视~。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可做菜吃的植物(多属草本):~菜。菜~。布衣~食。
《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𠀤寸平聲。 《廣韻》墅也。 《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 《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 《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酒』《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𤣥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叶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野』《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𠀤音也。 《說文》郊外也。 《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疏》野,是廣遠之處。 《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 《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 《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 《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又《韻會》朴野。 《論語》質勝文則野。 《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 《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又官名。 《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𡨥各保其徵。 《註》野司𡨥,縣士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 《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 《傳》猪野,地名。 《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 《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又《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 《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又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藪名。 《書·禹貢》大野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又東野,複姓。 《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又《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註》野馬者,遊氣也。 又《博雅》野雞,雉也。 又《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𠀤與墅同。 《集韻》田廬也。 《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又《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又《韻補》叶賞呂切,音暑。 《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 《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又叶烏果切,倭上聲。 《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又叶常御切,音樹。 《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蔬』《唐韻》所葅切《韻會》山於切,𠀤音疏。 《說文》菜也。 《爾雅註》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 《禮·曲禮》稻曰嘉蔬。 《註》稻,菰蔬之屬也。 又《爾雅·釋草》蘧蔬。 《註》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通疏。 《周禮·天官》臣妾聚斂疏材。 又通疎。 《荀子·富國篇》葷菜百疎。 又《集韻》爽舉切,音所。粒也。 《莊子·天道篇》䑕壤有餘蔬。 《註》蔬讀若糈,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