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结发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 dài jié fā
成语注音 ㄕㄨˋ ㄉㄞˋ ㄐ一ㄝˊ ㄈㄚ
成语简拼 sdj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束帶結發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


成语典故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唐 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 并列 扎紧衣带,挽起头发。表示将出任官职。唐·韩愈《诤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愿进于阙下。”△多用于士人出仕方面。 →走马上任 ?隐居山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放,射:~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散。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打开,揭露:~现。~掘。 产生,出现:~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显现,显出:~病。~抖。~憷。 开始动作:~动。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束』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