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蒲为脯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 pú wéi pú
成语注音 ㄕㄨˋ ㄆㄨˊ ㄨㄟˊ ㄆㄨˊ
成语简拼 spwp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束蒲為脯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成语典故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音fǔ,肉干),二世不觉。”(按:见《风俗通义校注》佚文,辑录自《文选》卷一〇潘安仁《西征赋》唐.李善注引《风俗通》) 《北堂书钞》卷一四五引《古今注》:“秦二世时,丞相赵高用事,乃先献蒲脯、鹿马,以验群臣也。”《古今注》,晋.崔豹撰。 《金楼子.箴戒篇》:“秦二世即位,自幽深宫,以鹿为马,以蒲为脯。”《金楼子》六卷,梁元帝撰。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专权,他为了试验群臣百官是否服从自己,曾束蒲为脯,以鹿为马,献给胡亥,臣僚凡敢说是鹿是蒲的,都被杀死。“束蒲为脯”与“指鹿为马”一样,用为权奸专政故意颠倒是非之典。 《文选》卷一〇潘安仁(岳)《西征赋》:“野蒲变成脯,苑鹿化为马。” 兼语 把捆好的蒲柳当成肉脯,指有意混淆是非。语本晋·潘岳《西征赋》:“野蒲变而成脯,苑鹿化以为马。”李善注引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二世不觉。”△贬义。多用于指斥有意颠倒黑白的人事方面。 →指鹿为马 ?说一不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古同“匍”,匍伏。 姓。

肉干:鹿~。兔~。 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果~。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束』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

『蒲』

《唐韻》薄胡切。水草,可以爲席。 《禮·玉藻》連用湯履蒲席。 《釋名》蒲,草也。 《周禮·天官·醢人》深蒲。 《詩·大雅》維筍及蒲。 《後漢·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  又《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蒲。 《陸璣疏》蒲柳有兩種,皮正靑者曰小楊,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  又《周禮·春官》男執蒲璧。 《註》或以蒲爲瑑飾。  又《禮·明堂位》周以蒲勺。 《註》蒲謂合蒲,當刻勺爲蒲頭,其口微開如蒲草。  又《釋名》草圓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 《華陽國志》望帝更名蒲𤰞。 《高士傳》蒲衣,舜時賢人。 《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 《春秋·桓三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 《水經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有蒲山。  又臺名。 《述異記》東海上有蒲臺,秦王至此縈蒲繫馬。  又姓。 《十六國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長,時人異之,謂之蒲家。  又《韻會》通蒱。 《馬融·樗蒲賦》道德旣備,好此樗蒲。  又通匍。 《左傳·昭十三年》懷錦、奉壺、飮冰,以蒲伏焉。  又《類篇》傍各切。與薄通,蒲姑,地名。 《竹書紀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聲,蒲萄,果名。 《芥隱筆記》樂天詩: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頗五切,音浦。 《韻補》《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鄭氏讀上聲,《詩》不流束蒲,叶下戍許。

『脯』

《唐韻》方武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𠀤音甫。 《說文》肉乾也。 《玉篇》脯,腊也。 《廣韻》乾脯。 《前漢·東方朔傳》乾肉爲脯。 《禮·內則》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 《韻會》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椒曰鍛脩。 《釋名》脯,搏也。乾燥相搏著也。 《禮·曲禮》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 《詩·大雅》爾殽伊脯。 《前漢·貨殖傳》濁氏以胃脯而連騎。 《註》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酺通。大飮酒也。  又《集韻》蒲故切,音步。爲人物災害之神。一曰會聚飮食也。本亦作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