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王羲之 《与蜀郡守朱书帖》的别称。因其首有“青李来禽”,故名。 宋 苏轼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亦省称“ 来禽 ”。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
晋 王羲之 《与蜀郡守朱书帖》的别称。因其首有“青李来禽”,故名。 宋 苏轼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亦省称“ 来禽 ”。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擒”:“不~二毛。” 姓。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姓。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𠀤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 《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 《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 《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
『李』《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良士切,𠀤音里。 《說文》果名。 《素問》東方木也。 《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 《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其品處桃上。 《詩·小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又《韻會》世薦士謂之桃李。 《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關驛也。 又與理通。 《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 《周語》行李以節逆之。 《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𧚌,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熒惑爲李。 《徐廣註》內則理兵,外則理政。 又司理,𠛬官,亦稱司李。 《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 《管子·法法篇》臯陶爲李。 又檇李,春秋吳地。 又姓。 《風俗通》伯陽之後。